互为“冠亚军”:中国大模型公有云市场双雄并立引领未来发展

2025-10-15 17:28

近期,IDC《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市场分析,2025H1》报告(统计口径为MaaS 层外部客户Tokens调用量,不含厂商自有业务)显示,火山引擎以49.2%份额绝对领先,阿里云以27%居次位,该市场较2024年全年增长近400%。此前,Omdia《中国AI云市场,1H25》报告(统计口径为“IaaS+PaaS+MaaS”全链条收入),阿里云以35.8%份额居首,火山引擎以14.8%位列第二。两份权威机构报告勾勒出中国大模型公有云市场的“双面图景”。这种排名差异,折射出中国AI云市场从基础设施竞争向模型应用深耕转型的阶段性特征,火山引擎与阿里云的双雄格局已初步显现。

统计口径:两种“第一”的市场隐喻

不同排名本质是统计维度的差异,却精准反映了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据Omdia《中国AI云市场,1H25》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该统计口径覆盖云计算全链条,凸显传统云厂商在基础设施领域的积累——阿里云作为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云服务商,凭借全球布局的算力底座及人工智能平台PAI形成的全链路服务能力,成为其营收领先的核心支撑。

IDC报告的统计维度更聚焦MaaS层实际应用。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大模型公有云服务市场(MaaS层外部客户Tokens调用量)规模达536.7万亿Tokens,较2024年全年增长近400%;其中火山引擎以49.2%份额登顶,占据半壁江山。火山引擎总裁谭待曾表示,“大的使用量才能打磨好大模型”,而Tokens 调用量作为衡量模型实际使用深度的核心指标,其数据表现正印证了这一思路的落地效果——大规模调用产生的真实反馈,可推动模型在吞吐、延迟、成本等指标上持续优化,形成技术迭代与市场应用的正向循环。

阿里云:全栈生态的“守擂者”

面对新兴厂商的竞争,阿里云仍凭借全栈能力与生态优势保持领先。作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拓荒者,阿里云客户规模庞大、行业积累深厚,在包含IaaS、PaaS的综合收入统计口径下,长期占据整体收入领先地位。2025年云栖大会上,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将“token”比作未来的“电力”,并表示,到2032年,为迎接超级人工智能时代(ASI)的到来,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对比2022年将提升10倍,意味着阿里云算力投入也将指数级提升。

阿里云的全栈能力在AI云市场中价值突出。其“通义”大模型家族衍生模型超17万,结合全球领先的算力底座,可提供从模型训练到应用部署的全链路服务;这种 “IaaS+PaaS+MaaS”协同能力,使其在企业复杂AI需求场景中具备优势,也支撑其在Omdia报告统计口径下,实现市场份额的大幅领先。

此外,在MaaS赛道,阿里云正加速追赶。通过“通义千问”系列模型迭代,其MaaS层竞争力持续提升,IDC报告显示其27%的Tokens调用量份额较2024年已有显著增长。其覆盖全球的庞大客户基础,为MaaS业务提供了天然流量池,客户转化潜力成为其未来增长的重要支撑。

火山引擎:MaaS赛道的“弯道超车者”

作为新兴云厂商,火山引擎的大模型业务是行业内增长最快的力量。市场格局来看,火山引擎在对外部客户提供的大模型调用量方面的绝对优势,延续了其2024年的强劲表现:去年,火山引擎市场份额为46.4%;截至今年上半年,其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火山引擎在场景落地、技术突破、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字节跳动旗下云与AI服务平台,火山引擎的大模型研发依托内部丰富业务场景的实践验证,长期大规模的Tokens调用为模型优化提供了充足数据支撑,使其在多模态大模型领域形成显著技术优势。在模型性能方面,根据中文大模型专项评测基准SuperCLUE发布的“大模型忠实性”测评报告,豆包大模型以约4%的幻觉率在该维度排名第一,其多模态模型Seedream和Seedance在相关评测中也取得了优秀成绩。此外,在商业化应用方面,火山引擎通过采用稀疏MoE架构等技术优化其豆包大模型的推理成本,实现从“分计价”到“厘计价”的突破,显著降低使用门槛。

客户覆盖层面,火山引擎大模型服务在各行业头部客户中优势显著。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服务已覆盖汽车、消费、教育、智能终端等行业,合作客户包括特斯拉、瑞幸、清华大学、小米、三星等领域头部。同时,火山引擎凭借“AI 云原生基础设施”提供支撑:以GPU为核心的架构实现全栈系统化推理优化,结合与字节国内业务并池的规模优势,达成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此外,通过自研防火墙保障金融、政务等场景的安全合规需求,进一步巩固市场竞争力。

双雄格局下的市场未来

火山引擎与阿里云的竞争,本质是AI云两种发展路径的碰撞:火山引擎代表“模型优先”的新势力逻辑,凭借MaaS 层技术与成本优势快速崛起;阿里云则体现“生态优先”的传统巨头战略,依托全栈能力与客户基础稳固市场地位。从竞争策略看,双方均在深化行业合作——如火山引擎近期聚焦智能终端与汽车领域合作,阿里云则通过与车企共建智能座舱生态,强化全栈服务绑定。

IDC预测,未来中国生成式AI软件将持续高速增长,在基础模型持续创新、模型开发应用工具链不断完善以及智能体的爆发下,该市场规模2028年将达到482.4亿元人民币,未来仍将有数百倍增长空间。随着市场从“模型可用”向“应用好用”进阶,双雄的竞争焦点将转向综合能力比拼:火山引擎需补全 IaaS层短板以支撑大规模客户需求,阿里云则需加快模型迭代速度以提升MaaS层用户体验。

国家数据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经突破30万亿,1年半时间增长了300多倍。在这场 Token驱动的AI云革命中,火山引擎与阿里云的双雄博弈,将推动中国大模型公有云市场向更成熟的生态格局演进。

文/孟彧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