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10月18日,第五届复旦大学普惠保险与创新论坛举行。在会议期间,复旦大学发布《2025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知识图谱》(下称《报告》)。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分党委书记、国际金融学院党总支书记李粤江表示,推动普惠保险持续创新需凝聚各方力量,本次论坛搭建的各方交流平台,探讨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及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等热点问题,将推动我国多元创新支付体系的构建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梁涛指出,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健康保险保费规模稳步提升,产品体系覆盖医疗和重疾等多种类型。然而,行业发展仍面临产品性质单一、行业竞争能力不足等阶段性问题,存在商保医保衔接不够、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医疗医药协同不足等根本原因。监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文件明确了2030年健康保险的发展目标,通过坚持人民至上、促进政商融合发展,构建“医保-商保-医院”数据共享平台,建立商保目录与分级诊疗制度,建立行业标准化条款与费率调节机制有助于实现发展目标。
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曹俊山表示,围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从“28条”聚焦提升“18条”、给各方带来积极影响三个方面分享从政策指引到落地实施的上海经验。下一步,上海医保部门将践行新时代医保工作要求,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18条”各项举措落地落实,取得实效,通过推动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强化医保与商保协同,加速创新药械惠及百姓,构建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在降低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的同时,支持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在《报告》发布环节,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表示,当前《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推动城市商业医疗险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指导文件发布,惠民保在特定高额药品保障与目录建设方面积累的成熟经验,为商保创新药目录承接与落地提供抓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关乎制度本身的演进与国家健康战略的实施。(记者 陈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