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致癌物质苏丹红从“餐桌”跑到“脸上”

2025-10-27 13:21

多款化妆品疑检出致癌物质苏丹红,美妆界突掀安全风暴,800余款产品、400多个品牌集体“中招”。

10月22日,第三方测评机构“老爸评测”称,实验室在对一款肉色护肤品进行检测时,筛查出了苏丹红成分,随即对市面上多款使用同款原料的护肤品进行公证买样检测,结果均检出苏丹红成分。

“被禁用20多年的苏丹红,竟然在多款护肤品中检出。”消息一出,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苏丹红从“餐桌”跑到“脸上”的背后,利益驱动下,一条隐蔽的供应链漏洞正浮出水面。

多款化妆品被检出含有苏丹红

近日,多家知名美妆护肤品牌的产品被第三方测评机构“老爸评测”检出含有禁用成分苏丹红Ⅳ号。涉及的品牌包括科颜氏、FARMACY、且初、听研等。检测结果显示,这些产品的违禁成分疑似来源于一款复合红色原料,该原料包含鳢肠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和辣木籽油,其苏丹红含量高达1170ppm。

“老爸评测”在视频中指出,实验室在对一款肉色护肤品进行检测时,筛查出了苏丹红成分。其进一步调查发现,该违禁成分疑似来源于一款红色原料。该原料同时含有鳢肠(ECLIPTA PROSTRATA)提取物、印度楝(MELIA AZADIRACHTA)叶提取物和辣木(MORINGA OLEIFERA)籽油,与涉事产品的成分表高度一致。

同时,“老爸评测”进一步对市面上多款使用同款原料的护肤品进行公证买样检测,结果均检出苏丹红成分。“老爸评测”称,多款化妆品均含有苏丹红Ⅳ,含量在435-1982ug/kg,“天然色素不稳定,很容易褪色,所以原料商可能会偷偷添加人工色素,不知道有多少品牌方被蒙在鼓里。”

“老爸评测”称,苏丹红的检测方法有三种:GB/T29663-2013、GB/T34806-2017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检出限分别为50ug/kg【0.05ppm】、1ug/kg【1ppm】、3.0ug/kg【3ppm】。

“考虑到苏丹红在化妆品中一点都不能加的,使用的检测方法为GB/T29663-2013高效液相色谱法。”“老爸评测”表示。据悉,上述标准规定了化妆品中苏丹红色素Ⅰ、Ⅱ、Ⅲ、Ⅳ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唇膏、唇彩、粉、粉块、指甲油彩妆类化妆品中苏丹红Ⅰ、Ⅱ、Ⅲ、Ⅳ的测定,检出限均为 50μg/kg,定量限均为150μg/kg。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累计有800余款产品被爆添加了涉事的原料组,覆盖护肤、彩妆、卸妆各个品类,牵涉品牌数量多达400余个。涉事的知名品牌有国际品牌欧莱雅旗下“科颜氏”、花西子、farmacy、且初、听研、chillmore且悠等。

涉事产品包括“科颜氏”姜叶秋葵紧致修护睡眠面膜、近年走红的国产品牌“且初”旗下的无花果焕颜卸妆膏、“听研”琉光恒采胶原次抛精华液、“Chillmore”且悠角鲨烷香氛精华油、“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等。

老爸评测由魏文锋于2015年创立,提供消费品安全评测、电商优选及检测服务,全网粉丝超5200万。2020年,联合清华大学发布《国民家居环保报告》并推出“老爸抽检”项目,其曝光“毒跑道”事件推动GB36246-2018国家标准修订,检测结果促成儿童手表表带团体标准新增多环芳烃限值。

仍有部分涉事产品在售

事件曝光后,多个品牌迅速作出回应。

科颜氏官方旗舰店客服表示,姜叶秋葵紧致修护睡眠面膜已不在国内官方渠道销售。目前科颜氏官方旗舰店出售产品以及赠品均为官方正品,可能会有来自美国、法国、日本、中国等不同产地的产品,具体以收到的产品外包装中文标签为准。 

花西子旗舰店客服回应称,产品均通过国家认定的权威机构检测,并在国家药监局完成备案,最新回应却表示,已对相关原料供应商启动严格审查,在此期间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相关产品已暂停销售。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被指含有苏丹红,该产品已在花西子天猫、抖音、京东、拼多多官方旗舰店下架。

且初客服表示,其产品均有安全检测报告,并已安排产品送检,待检测结果出具后将予以公告。FARMACY植萃美肌苹果卸妆膏依然在售,其官方旗舰店客服态度较消极,在媒体记者询问时仅回复正在紧密调查中,但未回应在售产品中是否包含问题原料组。 

听研、玉容初、chillmore且悠等品牌也表示已安排产品送检,并将公示检测结果。chillmore且悠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批产品并不是天猫旗舰店目前在售产品,2024年便推出了新款产品,不含这个原料,同时内部非常重视这件事,目前正在自查以及联系原料厂家,后续会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目前,仍有部分涉事产品在市场上正常销售。例如,科颜氏姜叶秋葵睡眠面膜虽已不在国内官方渠道销售,但其他品牌的产品仍在部分渠道有售。

对于厂家在进货时未发现苏丹红成分的原因,“老爸评测”则表示,化妆品常规检测项目有9项,分别是砷、铅、汞、镉、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计数、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苏丹红是色素且禁用,谁也没有想到会加在里面,我们是用高分辨质谱仪HPLC做非靶向筛查的时候意外发现的。”

利益驱动下安全被忽视

对于苏丹红的来源,此次事件指向一条隐蔽的供应链漏洞,利益驱动下,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再次被忽视。业内人士分析,植物提取物本身并不含苏丹红,很可能是厂商在原料组中偷偷添加了违禁品,以伪造天然深色成分的视觉效果。

根据“老爸评测”曝光的截图,一家位于新加坡的企业“康博Campo Research (S) Pte. Ltd”被视为此次涉事供应商。这家企业专注天然成分,致力于销售“新型植物和生物技术植物的活性代谢物”。

该供应商在国内的代理商包括上海乾飞化工有限公司和广州荣道化工有限公司。Campo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专注于纯天然植物基功能性活性化妆品原料研发,经销商遍及中国、印尼、韩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

由于化妆品行业对外观要求的严苛性,一些厂商或原料商为追求视觉效果“铤而走险”,导致有害物质流入市场。涉事原料原本宣称是天然植物染色剂,但经实验室检测发现其中掺入工业染料苏丹红IV号,这种化工色素因其高色度和低成本常被用于非食用领域,在化妆品中属于明令禁止的成分。

我国对苏丹红在化妆品中的使用实行严格管控。根据国家药监局2021年更新的《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苏丹红Ⅰ至Ⅳ号均被列入禁用组分清单。此外,洗涤类产品虽未单独规定苏丹红限值,但需符合《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等标准,禁止添加有害染料。

此次苏丹红事件不仅引发了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的关注,也暴露了化妆品原料供应链中的监管漏洞。业内人士指出,部分中小企业过度依赖海外供应商资质审查,缺乏自主检测能力,容易成为安全隐患突破口,未来需推动建立更透明的供应链追溯系统,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重建消费者信任。

专家建议,消费者立即对家中护肤品进行自查,重点关注成分表中是否同时含有鳢肠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和辣木籽油这三种成分,如有则应暂停使用,待品牌方检测报告后再作决定。各品牌和监管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原料检测和监管力度,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涉事企业除送检外,要尽快公布下一步处理方案,以免引发消费者恐慌。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