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造业的版图上,存在着许多像南通超达装备这样的“隐形冠军”。日前,这家汽车模具龙头企业交出了一份令人惊艳的三季报。
10月28日,超达装备(301186.SZ)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根据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66亿元,同比增长8.50%;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同比增长44.1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增长42.85%。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在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12亿元,同比上升7.3%;归母净利润为4934万元,同比上升93.5%。从数据来看,超达装备在这一季度实现的净利润增速已是营收增速的12倍。这意味着超达装备的业绩增长动力已从简单的“收入驱动”转向“利润驱动”。
超达装备的业绩爆发,是长期技术积累与行业趋势共振的结果。在全流程制造、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三大支柱的支撑下,这家公司正从传统的模具制造商向汽车制造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
在中国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超达装备的成长路径为众多“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宝贵借鉴。随着公司战略的持续推进,这家低调的制造业冠军有望在资本市场展现更大的价值重估空间。
盈利能力实现历史跨越
超达装备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内外饰模具供应商,主要从事模具、汽车检具、自动化工装设备及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在汽车软饰件与发泡件模具领域的研发、设计、生产能力均处于行业第一方阵地位,是中国最大的汽车软饰件与发泡件模具供应商之一。
超达装备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在国内独树一帜的“全流程制造”能力。与大多数专注某个环节的模具企业不同,超达能够独立完成从研发设计、木模制作、铸造、CNC加工到试模修改的全流程服务。这种垂直整合模式,在汽车模具这个需要高度协同的领域构筑了深厚的护城河。
回顾公司发展历程,其全流程能力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5年,公司就开始在德国设立超达欧洲,随后在美国密歇根州建立生产基地,这种国际化布局不仅是为了贴近客户,更是为了吸收全球顶尖的制造工艺。正是这种长期的工艺积累,使得超达在模具的精度、寿命和稳定性上建立了比较优势。全流程模式最直接的优势在于质量控制。模具制造环节众多,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偏差都会导致最终产品不达标。超达通过全流程控制,将质量风险内部化,保证了交付品质的稳定性。
据业内人士透露,超达模具的试模成功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为车企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根据超达装备最新发布的三季度业绩公告,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约5.66亿元,同比增加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1亿元,同比增加44.17%;基本每股收益1.39元,同比增加33.65%。从数据来看,超达装备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的净利润增速是营收增速的4倍;若从单季度数据分析,超达装备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的净利润增速是营收增速的12倍。12倍,这一数字已经打破超达装备上市以来的纪录。
若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超达装备的盈利能力提升具有持续性。公司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4.32%提升至36.52%,增长2.2%;净利率更是从14.94%跃升至19.72%,提升4.78个百分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高达23.52%,创下历史新高,同比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环比也增长近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公司已从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轨道。
盈利能力的质变还体现在季度业绩的加速态势上。数据显示,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48%,二季度提升至31.55%,三季度则飙升至93.45%,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增长曲线。这种连续三个季度的环比正增长,反映出公司经营效率的提升具有可持续性,并非短期因素驱动。
全球化与新技术双轮驱动 战略布局进入收获期
超达装备实现业绩的高质量增长,得益于其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在全球化扩张方面,超达装备已取得丰硕成果。据财报,2024年度外销收入占比已达43.46%,这一比例在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尤为突出。
目前,该公司产品已成功进入欧洲、北美、亚洲等主要汽车市场。超达的国际化不是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真正的本土化运营。公司在德国、美国设立子公司,不仅是为了规避贸易壁垒,更是为了贴近客户、快速响应需求。模具行业需要频繁的沟通和现场服务,本地化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超达进一步将目光投向东南亚,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这一布局极具战略眼光:一方面,泰国及其周边国家正成为日系车企重要的生产基地;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车企加速出海,东南亚成为首选目的地之一。超达的泰国工厂可以同时服务本地车企和中国出海企业,占据有利位置。
全球化布局还带来了技术溢出的好处。通过与国际顶尖客户的合作,超达不断吸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反哺国内团队,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成长路径,使超达的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行业前沿。
在技术层面,超达装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3620.93万元,同比增长10.04%,位于已披露财报的同行业中的第一梯队。
根据半年报披露数据,超达装备已拥有15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9项,体现了深厚的技术积累。
这些技术优势使得这家公司能够持续切入新能源汽车等高增长领域。目前超达装备生产的模具产品已应用于特斯拉、蔚来、小鹏等主流新能源车型,电池箱体业务也拓展至国轩高科、江淮华霆等重要客户。
正是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与业务开拓能力,超达装备的产品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模式,为未来业绩持续释放提供坚实基础。2025年9月22日,超达装备在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生产经营正常有序进行。其数控加工中心产能利用率已基本达到满产状态,反映出市场需求旺盛及公司生产能力的高效运转。
同时,公司近期推出回购计划,拟以2500万—5000万元资金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这既彰显管理层信心,也有助于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轻量化与智能化双趋势下,模具龙头迎来新发展机遇
超达装备的业绩爆发,恰逢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汽车产业正在经历轻量化、智能化变革,深耕专业领域多年的超达装备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不仅重构了动力系统,更对车身结构提出了全新要求。汽车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路径,内外饰轻量化不仅能降低能耗,更能提升安全性和舒适性。
作为汽车软饰件与发泡件模具领域的龙头企业,超达装备凭借全流程制造能力,在这一趋势中占据有利位置。
超达装备是国内少数能够完成从研发设计到试模维护全流程服务的模具企业,这种一体化能力构成深厚的护城河。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背景下,车企对轻量化解决方案的需求日益迫切,超达装备的技术优势正好契合这一市场需求。同时,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对内外饰模具的精度和复杂性要求不断提高,技术门槛的提升有利于头部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展望未来,超达装备的成长逻辑清晰。短期来看,充足的订单和满负荷的产能利用率将支撑业绩持续释放;中长期而言,公司在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技术积累,以及在一体化压铸等新赛道的布局,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塑,已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技术实力的超达装备,这家模具制造龙头有望在资本市场展现更大的价值重估空间。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