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 塔拉·韦斯特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在那本畅销全球的回忆录里,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讲述了一个关于逃离与重建、教育与自我的故事。她是在废料场长大、与世隔绝的女孩,最终挣脱束缚,考入剑桥大学,完成了生命的重塑与思想的解放。
在当下中国,一群背景各异的女性,也在翻越属于自己的那座山。她们的山,不是剑桥,而是一家家坐落在城市街角的植物医生门店;她们的救赎,也不是来自象牙塔,而是源于一份既能兼顾家庭、又能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
日前在昆明举办的植物医生第二期女性创业营上,百余名学员现场签约,签约率达到100%。从“打工妹”到创业者,她们的故事正在构成一个个独特的中国式女性创业生态样本。

成立于1994年的植物医生,至今已走过30年时光。作为本土高端美妆品牌,它以“高山植物,纯净美肌”为理念,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建“中科昆植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并依托科研创新与加盟体系,在全国开出4328家门店。如今,这个品牌正成为越来越多女性创业者的“新起点”。
第一章:断裂与重生——逃离“宿命”的叙事
“我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小女孩,老师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创业分享会上,个子娇小的“90后”、植物医生加盟商谢巧丽的声音平稳而坚定。
她的故事始于一场家庭突变。15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留下一位年幼的弟弟和摇摇欲坠的家。那一年,她从校园走进社会,从“孩子”变成“顶梁柱”。十多年后,她已经是拥有14家门店、带领50人团队的创业者。
“我非常痛恨当年。如果家里哪怕多一点钱,也许爸爸能多活几年。”谢巧丽说,“所以我很早就告诉自己,不能再让家人陷入那种无力的命运。”
她的出路,来自街边的一家绿色护肤品店——植物医生。那一刻,她看到的不只是工作,而是一种可能。
“当时看别人给顾客洗脸,我怕自己太矮,够不着顾客的脸。”她笑着回忆。自卑、忐忑、渴望改变,这几乎是所有创业者的共同起点。

来自广西的付远荣,也在命运的夹缝中找到出口。初中毕业,因为父亲“重男轻女”,她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于是远赴广东,成为流水线上的一名“螺丝工”。
“2003年,我工资才900块钱。”但她体内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穷人就是哪里有钱赚,我就往哪里闯。”通过拼命工作,她将月薪从900元提升到1万元,并坚持了4年。婚后为了照顾母亲回到家乡,她又尝试了微商、保险等行业,但都不太稳定。直到加入植物医生,她才真正“翻过那座山”。
“我就是想让家人过得更好。”她说。
她们的故事,是无数中国女性的缩影:被经济、观念或命运束缚,却依然渴望一份体面、独立、可持续的生活,一个能托举她们上升的、坚实的平台。
第二章:选择与攀登——为何是这座“山”?
塔拉通过教育这座桥梁,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而谢巧丽、付远荣们,选择的桥梁是一份看似平凡却极具韧性的事业,本土美妆零售。
“安全感”是女性创业的首要考量。植物医生的安全感,来自“国家队”级别的科研背书: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建研发中心,设立昆明、北京、东京、广东、无锡五大科研基地。中国民族植物学奠基人、植物医生品牌首席科学家裴盛基教授提出:“科学的使命不是炫耀人类的智慧,而是验证自然的神奇。”
在这一理念下,植物医生团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石斛寡糖成分,来自铁皮石斛的甘露寡糖可用于治疗皮肤老化及其并发症,该技术获得欧洲专利授权,打破了国外在高端抗衰原料的技术垄断。通过石斛寡糖这一载体,团队成功将成果应用于植物医生“石斛兰”系列产品中,荣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植物医生参与的“石斛寡糖抗衰研究”项目,也获得了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品牌的科研底气,是创业者的信心源泉,让她们在面对顾客时,有底气、有自信。“我们的品牌是自己种植的植物,自己采摘,自己研发,做成产品最后发到门店,这就是我的自信。”谢巧丽说,“我做了11年,没遇到过过敏的客人。”
对于创业小白而言,特别是女性,“算明白账”同样关键。
招商会上,植物医生运营中心开发总经理胡小卫没有讲述宏大的品牌故事,而是直接教大家“算账”。“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穷一生。”他展示了一张清晰的测算表,让大家填入租金、人工等本地化数据,直接算出盈亏平衡点。
他透露,综合近三年数据,植物医生全国新店平均单产稳定提升。这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预期。与此同时,品牌方推出了强有力的“减负政策”:为新人免除首批货品、减免道具费用等,直接降低启动资金超过15万元,开一家新店只需要6万。
创业小白另一个痛点是“不会做”。品牌的“三期陪跑计划”像一位耐心的教练,从“开业前15天”到“开业后一个月”,手把手指导“人、货、场”三大核心环节。
开业前15天,总部的人会到门店帮忙,核心解决“人”和“客”的问题,一对一指导如何招聘、定薪,还会传授最核心的引流方法,线下 9.9元体验卡和线上抖音团购;开业后10天,会聚焦“产品”与“手法”进行指导;开业后3个月内,主要是赋能“运营”与“管理”,教会创业者如何开晨夕会、做顾客分析、办沙龙活动,实现良性循环。

“周一到周四干嘛?卖9块9的体验卡。五六日干嘛?把她们统一邀约回店。”植物医生运营中心培训总经理王丹丹给出了清晰的周度作战图,带领小白上手。
第三章:巅峰与风景——财富自由与家庭地位的“双重收获”
当女性通过自身努力在经济上获得独立时,所带来的改变是颠覆性的,这不仅是财富的增长,更是家庭关系和个人价值的重塑。
谢巧丽的团队里,不少女孩因为创业买了第一辆车、拥有了以自己名字登记的房。“在家里说话更有底气了。”她笑道。
付远荣的丈夫曾是年薪30多万的游戏开发程序员,但行业淘汰快,至今已失业5年。“他也没有去找过工作,现在家庭开销全靠我从植物医生挣的钱。”她说,“现在婆婆特别尊重我。”
财富之外,更珍贵的是时间的自主权。“我现在可以每天中午回家做饭给儿子吃。”谢巧丽说,“这就是幸福。”
现在的谢巧丽不再事必躬亲,她将门店运营交由丈夫和弟弟负责,自己退居幕后,将更多精力投入家庭。“在家陪孩子……现在过得很幸福,天天中午都能给儿子烧好菜,等他回家吃饭。”她享受着这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平衡生活。
创业的成功,也让她们有能力回馈原生家庭,弥补过去的遗憾。

“我妈妈78岁,我爸爸76岁,他们逢人就说我是他们的骄傲。”谢巧丽动情地说,现在我每年会带爸妈出去旅游,这是她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最直接回应。
付远荣不仅抚养弟弟长大,更将他带入了自己的事业。“今年他在亳州开了两家植物医生……婚也结了,娶个广西媳妇,车子、房子、票子样样有。”
第四章:生态与未来——“一个人”到“一群人”的发光时代
在书中,塔拉最终与家人决裂,她的飞升是孤独的。但在中国这群女性创业者的故事里,是另一种可能:不是孤独地飞往远山,而是共同建造一座新的山岭,让更多人在此栖息生长。
谢巧丽将成功秘诀归结为两个字:专注。“我可以这样讲,加入植物医生这10年我从来没有动摇过……专注把一件事情做好,你就成功了。”
但她并不满足于个人的成功。“我从小就是一个人,所以我不想要一个人,我想要成群结队,我想要一群人去发光,我想要成为一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她为团队设计了清晰的晋升机制:店助→店长→合伙人→超级店长→股东。
这种“利益共享”的机制,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去年,她用蛇皮袋装了32万现金,在年会上给团队发年终奖。
付远荣的团队同样充满“狼性”。她的区域经理曾感慨:“为什么你们团队在哪都像打了鸡血?”她的回答是:“因为我们是很简单的、很相信的。”
由女性主导的创业生态,展现出与传统商业世界不同的气质:它更强调共生而非独食,更注重长期陪伴而非短期利益,更看重内心的充盈与平衡,而非纯粹的财富积累。
正是这些努力经营的创业者,构成了植物医生坚实的品牌基石。他们不仅是创业者,更是产品的忠实使用者与传播者。

“我皮肤以前是长痘的,以前是油皮黄皮,现在我卸了妆,皮肤都是很白的。”谢巧丽用自己的改变为产品代言。这种源于真实体验的分享,让营销不再是冰冷的推销,而是带着温度的推荐。付远荣也说:“我是干植物医生的,我们家人用的都是植物医生的产品,包括身边的朋友,我之前在深圳的同事,他们都用,这就是带动效应。”
她们身后,是植物医生遍布全国的4328家门店和近3000万会员构成的庞大网络。这个网络不仅销售产品,更在传递一种“美”的信念。“帮助人们更年轻,更美丽”。这是写在品牌手册上的使命,通过这些女性创业者的双手,正在成为每天发生的现实。
结语:山的另一边
塔拉·韦斯特弗在书的结尾写道:“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
对于谢巧丽、付远荣和成千上万选择这条道路的女性而言,这段创业历程,就是她们独一无二的“教育”。它教会她们的,不仅仅是算账、管理和销售,更是如何打破命运的预设,如何在多重社会角色中找到平衡,以及如何通过成就他人来最终成就自己。

她们飞往的,不是一座遥不可及的山,而是一座她们用双手一砖一瓦建起的城池。在那座城里,她们是老板,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更是她们自己。
当被问及最初的动力时,付远荣的回答依然朴素:“我的初衷,就是想赚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或许就是属于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女性创业史诗。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