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礼辉: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决定金融深度智能化的实际能力

经观智讯2025-11-13 15:17

经济观察网 11月13日,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发表演讲时表示,金融是数据密集型行业,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决定金融深度智能化的实际能力。就全国来说,数据共享仍存在三大短板。一是公共数据局部行政分割。涉及居民和企业的财务数据和交易数据,分散在不同的局域系统中,共享程度不高。二是非公共数据局部流通不畅。全国移动支付用户超过9亿,数字化支付成为主要的数据入口,但数据大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数据关联、数据共享尚未达成成熟的模式。三是行为数据集开发应用不足。客户画像所需的用户行为数据分散在不同局域,未形成关联数据集,行为数据金融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李礼辉表示,这就要求转变公共数据部门所有制的价值取向,选择相互关联的5个维度,建设可共享的金融数据库:一是足够数量的公共数据和非公共数据;二是结构完整的交易数据和行为数据;三是质量达标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四是统计准确的周期性数据和即期数据;五是专业细分的多维度数据和多模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