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银行:廿五扬帆勇追梦 乘风破浪立潮头

2025-11-18 10:53

赣鄱大地,钟灵毓秀;大江潮涌,奋楫争先。

2000年11月18日,一家名为“九江”的银行在赣北这片红色热土应运而生。从蹒跚起步到稳健前行,从扎根九江到服务全省、辐射粤皖,九江银行始终牢记“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初心,在时代变革中牢牢把握前行方向,在服务大局中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交出了一份地方金融主力军应有的优秀答卷。

25年来,党建引领成效显著。九江银行始终坚守“国企姓党”政治本色,将加强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经营发展全过程,把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在新一届行党委带领下,创新“党建链引领产业链”模式,建立党委班子挂点、支部书记带队、党员骨干冲锋的联动机制,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复杂经济形势中保持稳健发展。当前该行资产总额突破5000亿元,跻身中型商业银行,连续多年入围“全球银行500强”“江西企业100强”。

25年来,服务江西硕果累累。作为地方法人银行、骨干银行,九江银行始终将服务地方发展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将“国之大者”“省之要事”“市之部署”化为“行之要务”。积极策应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等决策部署,聚焦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薄弱环节攻坚服务,做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金融服务,以高质量金融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截至10月末,省内贷款余额2792.09亿元,占全行贷款总额的87.21%,持续将金融资源向本土倾斜。2014年以来,连续11年纳税超10亿元,连续12年入库税收排名九江市本土企业第一,在守住风险底线前提下为区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25年来,金融惠民初心如磐。九江银行由当时九江市八家城市信用社组建而来,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人民金融”是其不变的底色。从积贫积弱到率先完成省内县域机构布局,九江银行始终以客户为中心、把员工当家人,在服务客户、成就员工、回馈社会中创造多元价值,写好惠民利民答卷。廿五躬耕,九江银行已成长为江西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培育近800名研究生及以上人才、400余名中高级专业人才,打造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金融铁军。过去一年收获“江西省优秀企业”“江西省工人先锋号”等170多项荣誉,用实干创新赢得广大客户信任。

向实:锚定服务实体经济“主航道” 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九江银行始终牢记嘱托,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供给,立足“江西所需”,竭尽“九银所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金融“活水”,全力助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扎根产业链条,构建产业金融新生态,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缺抵押、缺数据”的初创铜企如何破解融资困局?九江银行以产业金融创新给出答案。上投金叶(江西)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今年2月成立的铜加工企业,其融资痛点正是江西有色金属产业部分企业的共性难题。紧扣省委、省政府产业发展部署,九江银行针对有色金属企业轻资产、周转快的特性,创新“存货质押+供应链金融”模式,企业凭铜、铝等原材料及产成品存货即可融资。通过实地调研,该行基于企业2754吨铜材存货,发放首笔1.3亿元贷款,既解决原材料采购资金难题,又与下游采购商建立数据对接、实现资金闭环管理,以精准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九江银行全面支持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确定产业金融为战略转型重点,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在全省率先构建“产业+政策+科技+金融”产融生态,创新打造“1+2+4+N”产业金融产品体系,搭建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物联网、AI等技术链接智慧仓储、物流、质检等产业资源,推动有色金属、钢铁、冷链等实体场景“上平台”。截至10月末,平台累计交易金额达2526亿元,有效解决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为精准对接特色产业需求,九江银行推出“一链一策、一产业一方案”服务体系,打造“特色产业贷”等标准化产品。产品体系全面覆盖预付、存货、应收、组合四类核心场景,有效满足企业全链条金融需求。目前,该行已为27个产业场景提供专业化定制服务方案,切实提升区域产业链条韧性与协同效率,逐步从“资金提供方”向“产业生态共建者”转型。

立足普惠小微,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上饶,金融“活水”助力马家柚种植户摆脱生产资金短缺难题;在南昌,“心连心”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帮汤包店主实现分店梦;在宜春,小微企业因“无还本续贷”政策大大减轻经营压力……当行业面临融资难题,九江银行新一届党委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带领全行做小做微,干“苦活累活”,做大做优金融供给,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乡居民送去金融“春雨”。

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九江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动全行制造业、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稳步增长。通过广泛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全力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机制运行以来累计为8000余户小微企业授信超140亿元;坚持减费让利,2024年以来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手续费8.74亿元,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该行强化民营企业支持保障,出台《九江银行“金融活水润民企春风行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专项服务领导小组,2024年民营经济效果评估新方案实施后,连续三个季度获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优秀评价。同时深耕乡村振兴,以普惠金融服务站为支点延伸服务触角,将金融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优化种植、养殖等涉农信贷产品,精准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创业增收。

向新: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九江银行紧跟国家战略发展方向,聚焦区域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服务、效率、创新”打造专业特色,助力新质生产力“拔节生长”。

在科技金融领域,针对科技企业“量体裁衣”,推出“技术流”评价体系及授信服务方案,该方案荣获“2023年度江西省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案例一等奖”。通过深化第三方合作,创新推出“九银数智贷”“科企融-科贷通”“投贷联动”等特色金融产品矩阵,助力科技企业发展壮大。截至10月末,全行科技贷款余额447.06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有力支撑区域科技创新生态构建。

在绿色金融领域,率先设立全省首个绿色金融事业部,创设“碳效贷”“数碳融”“铜转贷”“光伏贷”等多款绿色金融产品,重点支持工业企业节能降碳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作为行业先行者,率先加入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和碳核算金融联盟,相关做法获中国人民银行《绿色金融市场简报》《研究局专报》专题刊发;先后荣获“绿色金融发展贡献奖”“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奖”“全省金融领域担当作为先进典型集体”“绿色金融先进单位”等荣誉。截至10月末,全行绿色贷款余额446.97亿元,较年初增长16.13%,以金融力量绘就赣鄱绿色发展新图景。

今年以来,九江银行还陆续成功发行4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江西首单银行间市场金融机构科技创新债券,落地江西首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券,为江西经济转型升级注入金融动能。

向善:坚持“金融为民” 护航百姓美好生活

初冬时节,寒风料峭。在江西九江市九江银行八里湖支行内,一位外卖员快步走进网点内的“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在休息区落座,端起一杯热水歇脚。

今年9月,九江市委社会工作部与九江银行联合为首批4家“新就业群体服务驿站”揭牌,八里湖支行便是其中之一。驿站以银行营业网点为依托,既提供取暖纳凉、饮水歇脚等便民服务,又整合金融资源,推出金融知识普及、创业融资支持、个性化财富管理、电信诈骗防范等一站式金融服务,让新就业群体真切感受到金融温度。

这一暖心场景,正是九江银行坚守“金融为民”初心的生动写照。25年来,该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优化服务质量、拓宽服务边界,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厚植“金融向善”情怀,让金融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金融服务如何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聚焦老年客群,九江银行打造适老化营业网点,九江银行营业部等5家网点经权威机构认证获评全省首批适老服务达标网点,并推出江西首个养老金融综合服务品牌“九银幸福时光”。聚焦民生消费,创新消费场景,截至10月末,累计投放政府消费券121万张,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聚焦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行“党建+消保联合宣传”“金融赶大集”等活动,筑牢防诈反诈的金融堤坝,2024年以来累计成功拦截涉诈资金2300余万元。

情系赣鄱,念兹在兹。九江银行始终牢记江西人民的关怀厚爱,创新“党建+金融+公益”模式,不断探索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的新路径,积极开展敬老爱幼、助学助医、扶贫济困等各类公益慈善事业。2013年,捐资成立九江银行敬老爱幼慈善基金会,并获评2024年度省本级社会组织3A等级,是九江第二家获此等级的社会组织;连续19年举办“慈善一日捐”活动;长期助力都昌县太阳村困境儿童成长;长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通过一项项具体行动,九江银行打响了公益慈善品牌,先后获“江西年度功勋企业”“江西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江西社会责任企业”、中华慈善总会“年度爱心企业”等荣誉。

潮涌赣鄱两岸阔,中流击水正当时。站在25周年的新起点,九江银行将坚守“党建领行、特色办行、质量兴行、科技立行、人才强行、从严治行”战略,在新征程上续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答卷,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注入更多金融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