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关注
2025-11-18 21:34

“光伏行业肯定要淘汰一定的落后产能,在组件、电池端,主要参考指标是同样版型上的功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于11月1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接受经济观察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功率是光伏电池和组件的重要参数,一般而言,功率越高,光伏板发电量越多。
沈文忠表示,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光伏组件标准,按照功率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划定的等级将成为国央企招投标采购的重要标准。
今年9月1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晶硅光伏组件和逆变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拟将光伏组件按照技术路线分为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BC(背接触电池)和HJT(异质结电池)三类,每类又划分三个等级,区分等级的参数主要是光电转换效率(决定功率的参数)。

今年以来,央国企招投标采购过程中,已经出现部分标段明确提出光电转换效率要求。比如,在今年8月份中国华电集团发布的2025—2026年光伏组件集中采购招标公告中,明确规定了大于等于22.5%和大于等于23.8%两个标段。
“光伏组件、电池企业,尤其是TOPCon企业,面临着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是满足标准还是被淘汰的问题。”沈文忠说。
TOPCon产能是光伏行业最为过剩的产能。目前全行业内有800GW(吉瓦)—1000GW产能,全年需求约400GW。
沈文忠明确表示,未来将淘汰一半的TOPCon产能。
“一年多以来,光伏行业的技术创新非常多,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功率,提升光电转换效率。”沈文忠说。
沈文忠预测,2026年,TOPCon将仍然占据市场主流地位,BC电池因产能扩张较少,市场替代速度较慢,将达到百GW级出货量,钙钛矿出货量较少。
他表示,BC产能扩张较慢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壁垒较高,参与玩家较少。
因此,沈文忠呼吁企业应该将各种电池技术结合起来,以提高光伏电池、组件功率,以及推广使用贱金属替代贵金属,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