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职业化倒退?
朱冲
12:16
2010-03-22
订阅
经济观察报 朱冲/文 前有南勇、杨一民这样的足协一二把手被抓,后有陆俊、黄俊杰这样的“金哨”被捕,在这股前所未有的足坛扫黑风暴中,中国足球到了推倒重来的时候。这种重建也包括职业联赛。“国奥今年就参加中甲是必然的,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了。”足管中心主任韦迪说。

韦迪所讲的国奥参加中甲,是指由各俱乐部中符合国奥队年龄的替补球员组队参加中国足球甲级联赛 (中国第二级职业足球联赛,顶级联赛为中超)。

国字号球队参加联赛,将在职业化16年后重现。这被认为是举国体制的回归,职业化的倒退。“现在还不启动这事情,那2014年我们世界杯还能有机会吗?”韦迪的这句解释也被认为是中国体育一贯的唯成绩论思维,被认为是举国体制回归的标志。早在依靠举国体制大获成功平步青云的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携同样依靠举国体制在水上、拳击、重竞技等项目上大获成功的韦迪空降足协之时,就被认为足球也将重回举国体制。

对此,韦迪表示,“现在很多适龄国奥球员打不上比赛,不打正式比赛,国字号队员是不可能迅速提高水平的,仅仅通过俱乐部内部的教学比赛那是远远不够的。这没有充分发挥中国的体制优势和组织优势。”崔大林也表示,“有的俱乐部中适合国奥年龄段的球员很多,有的能上场,有的根本不能上,(国奥打中甲)也能为俱乐部培养人才。”

但崔大林们忽视了一点——之所以被认为是职业化的倒退,就在于职业化要求俱乐部是独立法人,拥有自主经营的权力,并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现如今,国奥队组队参加联赛,不仅其参赛经费、主场经营是个疑问,违反了政企分开的原则;其参赛队员更要从各俱乐部选人组成。俱乐部培养的球员不仅没有自主使用权,还要义务被国家队征召参加联赛,并成为自己在联赛中的对手,谁来保证俱乐部利益?

所以有很多俱乐部私下表示,届时将拒绝“放人”。对此,崔大林表示:“如果俱乐部认为自己的国奥球员是主力,那么他们必须保证他能打上主力。”主力还是替补,各队要根据球队、球员、对手的具体情况而决定,显然不能强迫命令,否则俱乐部连人事权都将失去。

既然自我培养的运动员要“沦为他用”,长此以往,还有哪家俱乐部愿意自我培养年轻球员?职业化梯队建设、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将被践踏。职业联赛逐渐陷入青黄不接,彻底重回各省市体育局主管的专业化时代。

韦迪表示,国奥队今年参加中甲联赛,是得到了中超中甲各俱乐部的大力支持的。“我们在29家俱乐部中已经走访了23家俱乐部,他们都一致大力支持国奥替补球员打中甲的建议。”

不过,这个统计并不被认同。拥有东亚俱乐部的徐根宝就要求足协要照顾到俱乐部的利益。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