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在中国(1)
朱冲
16:59
2010-04-14
订阅
 1  |  2 
经纪观察报 朱冲/文 如果说2005年爆冷赢得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冠军,让人记得了一个满脸青春痘的男孩丁俊晖,那么,2010年的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则让人记住了帅气的田鹏飞,首轮击败世界第一奥沙利文。当然,丁俊晖在决赛中输给威廉姆斯,则遗憾地让自己错过了成为英伦三岛之外首位获得五项排名赛冠军的球手。

不只有田鹏飞,还有闯入32强的刘闯,还有虽然无缘本届中国公开赛正赛,但世界排名第15,即将和丁俊晖一起参加世锦赛正赛的梁文博。丁俊晖的崛起推动了斯诺克在中国的发展,但在丁俊晖陷入低迷的两三年间,斯诺克在中国已不只属于他一个人,梁文博可以击败他,肖国栋可以击败他,内战全胜的纪录早已作古,这又反向促进了丁俊晖的成长。本赛季,丁俊晖终于迎来复苏,不仅在众多世界高手中名列本赛季第一,还创造了自己的历史最佳排名——世界第五。但丁俊晖表示,“田鹏飞等人的胜利,才代表了中国军团整体实力的提高。”

留学英国

原本他们几人就是一起的。同时出生于1987年的丁俊晖、梁文博和田鹏飞被称为 “87三杰”。他们于2004年一同来到英国训练。他们的共同想法是,“既然选择了走职业斯诺克的路,当然要到世界上斯诺克水平最高的地方去。”

“两边的情况真的没法比。”田鹏飞说,“在国内,常常会有各种应酬或琐事干扰。但在英国,生活就简化成一件事情——打球。”家里开着1900平米的台球房,原本生活很滋润的他,为了自己的斯诺克梦想,甘愿“背井离乡”。

他们在英国住在伦敦往北50分钟车程的北安普敦郡威林堡镇,这里几乎荒无人烟。几个中国少年就在位于该镇的“第一艺术国际斯诺克学院”“禅”俱乐部训练。曾经寡言少语的丁俊晖如今也逐渐变得健聊起来,他用“老僧参禅”这个词形容自己。据丁俊晖介绍,很多从国内去的记者想探访他们,在威林堡火车站下车后,通常都找不到前去学院的公共汽车,只能给球员打电话,然后告诉他们镇上出租汽车公司的电话,打电话去要了车才能到达目的地。“这地方实在太偏僻了。”

但这恰恰是它最大的优势。因为斯诺克是一项安静的运动,必须耐得住寂寞。所以这里设置了一流的球馆,有最好的球桌,还有完全按照国际比赛阵势布置的灯光。一些顶尖职业选手如詹姆斯·沃特纳、马克·艾伦、肯·多哈提等都来到这里训练。学院也招收年轻学员,为之设计了独特的训练体系,多个国家的青少年来这里学打台球。不过,要想进来打球,必须经过苛刻的面试以确定是否有相当的水平,才能得到邀请函。

“这边的球手水平更高,比赛更多,这会激励自己上进。”也是吸引中国球手的一大原因。和丁俊晖们同处一家俱乐部的还包括世界排名第八的彼得·艾伯顿和排名第七的肯·达赫迪等著名球星。

这里有着严格的校规。学员不能抽烟喝酒,统一住在校方安排的寄宿家庭或公寓里,它们位于工业区或附近几个镇上,每天乘坐公交车往返。梁文博等人就被安排住在谢菲尔德的三层公寓里。丁俊晖名气最大、条件最好,一个人单住在艾伯顿的岳父母家。在本届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上,丁俊晖在四分之一决赛中击败的正是艾伯顿。

由于收入有限、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等困扰,这些“留学生”在英国过起了“宅男”的生活。中午,往往以三明治、汉堡包充饥。如果不外出参加比赛,学员整天都要训练。校内陈列室里摆放着众多奖杯,墙上挂着俱乐部著名球员的照片,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我们基本没节假日,一般每天6个小时左右的训练,当然你不练也可以,我们也没有教练,全靠自觉。”丁俊晖说,“我们时刻在一起。除了打球,其他时候就是在家看电视或者联机打游戏。最爱看英超,看碟。”田鹏飞说,他们差不多把市面上所有的TVB连续剧都看过一遍,“也常斗地主。”

然而在这种不被打扰、异常单调的环境下,他们也更能安心训练。看到“87三杰”在英国的历练,球技大幅提高之后,又有刘闯、肖国栋、金龙等四人加入这种模式。甚至连中国台球协会、国家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也学习这种模式,组建台球国家队,资助有天赋的球手赴英国训练,比如18岁的小将李行,去年初,他拿到亚锦赛青年组冠军,被中国台协推荐去英国打球,费用基本由国家承担。

据悉,除李行外,其他中国球员大多和俱乐部签约,由俱乐部提供训练、生活条件,球员则需要上缴部分参赛奖金。丁俊晖上缴的比例是20%,其他球员则是五五分成。当然也有“自费”的,每月1200英镑。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