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分的农民(2)
林俐
10:33
2010-05-07
订阅
 1  |  2 

难道因为拍摄者是农民,所以就非得围绕着务农生活转才是真实生活吗?邵玉珍不就是不安分于只是整天围着地头、灶台、孩子转而毅然接受了《乡村摄像计划》的挑战吗?谁又能说媒体中铺天盖地的奥运报道就不能和村民真实生活发生关系?

但是这个《乡村摄像计划》让每个纪录片作者都以《我的乡村2008》为题,确实是减弱了影片的主题性,可能因为过于泛泛的标题,反而让作者无从在一年漫长的拍摄中挑选出一个强而有力的主题贯穿整部一个或两个小时的作品,成了零散的生活日记。

这个计划已经从《我的乡村2006》一直走到2008,而2009已经在剪辑中,还有2010 在拍摄中。从如何开关摄像机开始学起,走到今天,上述的4个农民已经能够把整个影片的拍摄、编辑、上字幕等制作过程个人包办,也许是时候考虑更加往主题性靠拢,与其把一整年发生的所有事情浓缩在一部纪录片里,也许按主题剪辑成哪怕几部片子也行。

当然这得看该计划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只是纯粹的想让村民有什么拍什么,然后作为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收集库,日后供学者在一堆的摄像记录中寻找当地的发展变迁,让研究员自身去发掘不同时间段里的突出主题,这样的话,这些纪录片的分析视角又再次回到了学术界的话语权中(虽然这样的研究是很可取也可喜的);但是如果计划的初衷是为了让村民有说话的平台,用他们的视角来看他们的环境,那么除了记录,也许是时候再往深处走,更加抓紧主题加以探讨。

附:

《乡村影像计划》背景:

原“村民影像计划”是于2005年应“中国-欧盟村务管理培训项目”委托策划,让具有“草根背景”的村民亲自参与拍摄的影像计划。首批参与者有10名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村民,围绕着“村民自治”的主题拍摄短片,这个系列的作品曾在美国的纽约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圣西大学放映介绍,以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瑞士真实电影节和柏林世界文化宫放映。首个项目完成后,有部分村民希望继续拍摄,草场地工作站提供资源,陆续推出了《我的乡村》(2006,2007,2008)系列作品。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