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老男孩》
侯思铭
2010-12-16 12:03
订阅

经济观察网 侯思铭/文 风靡一时的网络短片《老男孩》再一次打着“梦想”的旗号,吹起怀旧之风。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社会,或者已经被社会磨砺到枯萎干瘪的80后们,这次也毫无悬念的,如落叶一般,一边被这股风潮吹着飞到东来飞到西,一边也构成了这股风潮的一部分,做了它的推动者——分享&转载。

《老男孩》的传播已经足够广泛,影响力也足够大,足够到——招致各种声音。豆瓣上关于《老男孩》的影评多达1300条,这个数字仅限于长评,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观众的声音两极分化,称赞的很多,骂的也不少,俨然有形成阵营的趋势,而我粗粗看来,似乎每条差评背后,都有评论不断指出“LZ不够中肯”。

撇除掉偏激言论的浮沫,这些不“中肯”的差评,恰恰给人带来很多思考。

我不懂电影的镜头语言、拍摄技术,没有专业影评人的视角。作为一个看不懂“门道”,并满足于看“热闹”的外行人,如果不是看到网络上的诸多“差评”,根本不会注意到这部影片是“罗列符号”,作曲“山寨”,歌词“二把刀”。然而即使如此,也不妨碍我对影片本身的喜爱。

我首先要坦言,这部影片感动我的地方,正是那些被“罗列”的“符号”。虽然我不记得花仙子,不喜欢唱“小芳”,没赶上“小霸王学习机”,更没抄起过一块板儿砖。但社会已经教会了我,梦想与现实之间,根本就不是一个“差距”能概括的。走进现实的人,多数已经彻底失去了梦想,“距离”少了一个的端点,早成了射线,“比较”和“测量”已无从谈起。

然而我们会被与梦想有关的符号感动,正说明我们还未与梦想绝缘。这部影片中有许多人的影子。公司职员,小商贩,农民工,酒鬼,易装恋……我们大多数人都辜负了过去的那个“我”,对今天这个“我”的期待,从而对影片产生不可控的共鸣。

故事的结局——“筷子男孩”最终没能挺进10强,这其实让很多人松了口气,不仅因为“真实”,(现实中他们反倒可能因“娱乐价值”而被晋级)更因为,每个观众才是真正的评委,我想像自己坐在评委席前,经过上级的“提点”,他们能被留下么?大众向现实的妥协,才真正使筷子男孩的“出局”变成“众望所归”。

作为一部40多分钟的电影,引来如此之多的评论和转载,与炒作无关,与梦想有关。

感动我们的不一定是主角,或许是那个在电脑前吃泡面的中分头职员,或许是在车里孤独的啃汉堡的胖子司机,也可能是给残疾老伴喂饭的年迈新娘。

但要这样一部充满“山寨”意味的影片博得所有人的亲睐,当然是不可能的。更准确的说,对任何影片,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捧就有砸,一场春晚填不满全国观众的心,一部影片也合不了所有网友的意。

但是,当真的有人站出来指出那部被众多网友热捧的影片“烂”,口水战也就随之而来。其实若能籍由他人的言论,摆脱一边倒的思维定式,获得更多的角度,未尝不是好事。一味追求“中肯”最后走向的往往是“中庸”,从而失去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判断力。网络本该是让人说真话的地方,但现在却需要披“甲”上阵,未免太累。

《老男孩》传播上的成功,让一些人欣喜,一些人不解,一些人忿忿。更甚者,在观影之前就站好了队,举起了表决牌。当有异见者开口说话,便用“不中肯”这道万能铡赐他一死。干净利落,手起刀快。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