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西方建筑师
王隽
11:03
2010-08-16
订阅

经济观察网 王隽/文 美国《名利场》杂志近日邀请52名著名建筑设计师和评论家评选他们心目中1980年以来最重要的建筑作品。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在评选中拔得头筹。这座螺旋形的博物馆于1997年开始对外开放,并且成为盖里标志性的作品之一。

在参加投票的52位专家中,有28位将票投给了古根海姆博物馆。《名利场》报道称,这票数几乎是第二名伦佐·皮亚诺设计的梅尼尔收藏博物馆的3倍。盖里的其他3个项目,收到了另外的4票。这3个项目是洛杉矶的“迪斯尼音乐厅”(Walt Disney Concert Hall)、芝加哥的“千年公园”(Millennium Park)和盖里自己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的住宅。

看到这则消息,我觉得盖里最神奇的,不是获得同行们一致的认可,也不是一人独占4席,而是他的长寿。这里说的长寿,不是单只年龄,而是他的工作年龄——80多岁了,还能拿笔画图,听说最近还有新的项目正在完成中。作为一个1929年出生的老人家,从他1962年完成全部的学业创立自己的公司算起(其实在学习期间他已经开始了设计工作),他已经工作了快50年,并且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这次获奖的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盖里快70岁的时候设计的,极富动态和想象力的外形到现在还为人称道,这和盖里自身的性格有关,也和他与艺术家交好、设计家具和首饰等多方跨界有着密切的关系。70岁,做出如此前卫的设计,在西方建筑界,并不是太稀奇的事情,盖里有很多同类。

比如“白建筑”的代表理查德·迈耶,1935年出生,1963年创建了自己的事务所,2000年到2009年间,65岁到74岁之间,迈耶领导了20多个项目的设计工作,去年第一次操刀中国的建筑项目,在记者采访时,迈耶还在坚持自己的白色建筑理想,他说“对我来说,白色就是一切色彩。”一个建筑师,74岁时还能在工作中实现着一生坚持的建筑理念,实在是让人羡慕的事情。

羡慕他们的人,我见过一个,是马岩松。

他也说到了中西方建筑师的工作年限问题。他一如既往,还是有些刺头儿,但说的挺在理。

“在中国建筑界,比如体制内的传统的设计研究院,要想做一个大项目的首席设计师,你要经过漫长的爬行。如果你幸运,等你爬到四十岁,好不容易可以把你的理想画出来(别的限制先忽略不计)。可是还没画几年图,就从政了,当个领导,一堆屁事拖得你没办法专心做事,要么就干个十几年,就该退休了,算起来,两个同岁的人,做一个中国设计师,可能比西方的设计师在工作时间上,少了几乎二十年,而且是黄金的二十年,因为五六十岁,已经自成体系,成熟起来。”

估计有机会向盖里看齐的,就是当下拥有独立事务所的这一批中国建筑设计师,若干年后,希望能出现个长寿派的代表,实现零的突破。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