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让我们把目光收回到长龄郑氏,其败落情况则与上述几个家族有异。
明清王朝嬗代,扬州城遭遇清军屠城十日,这便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扬州十日”,接上文,郑之彦所骄傲的次子郑元勋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中举,次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明朝灭亡,接着李自成兵败一片石,清军大举入关南下,于1645年,兵锋直抵扬州城。
郑元勋在1645年事变中的角色,早在六年以前围绕该城发生的一系列乱象中就拉开了序幕。1639年,后来以明朝遗民而知名的袁继咸(公元1598—1646年)被任命为扬州副使(督理扬州军务的副帅),这可能是出于其朋友吴甡(公元1589—1644年以后)的推荐,后者是扬州兴化县人,时任兵部左侍郎(国防部第一副部长)。
据说京官杨显名当时正掌控着两淮盐政,“御使、转运使以下,跪拜趋谒”(两淮巡盐御史及其下属转运盐使都要下跪拜见)。当袁继咸未能显示同样的顺从姿态时,杨显名就弹劾他并使其去职。这引发了当地人的骚动,他们迫使城门关闭,以阻止袁继咸的被逐。十日之内该城所有交通均陷于停顿。郑元勋及其弟弟郑侠如“二人独往,(向袁继咸)侃侃言地方事,于利弊罔不中,遂出劝城中人启门”(跟袁继咸聊治理地方的利弊得失,句句都说在了点子上,于是成功劝服百姓打卡城门),这时僵局才被打破。这则轶事显示,郑氏兄弟在地方危机中扮演了由来已久的绅士领袖的角色。
郑家的好运在1643年达到了顶峰,当时郑元勋及其侄子郑为虹双双获得了令人羡慕的进士资格,无可争议地确立了扬州郑氏家族的资望。
崇祯皇帝之死和北京陷落的消息在扬州引起了一阵恐慌。当郑元勋听到这个消息时,披麻戴孝到庙里为崇祯帝嚎啕大哭,扬州城里的居民听说清军南下,纷纷携妻带子弃城逃走。郑元勋散尽家财招募勇士组成民团,激励他们要忠于朝廷,人心稍定。
正如标准的故事中所讲述的那样,扬州面临的紧迫问题不是土匪,而是依附于南明的军队,他们相互争夺对扬州及其财富的支配权。当南明小朝廷的军阀高杰在1644年夏包围该城之时,郑元勋的最后时刻到了。
据扬州府志记载,时地方官员和绅士意见不合。负责城防的副使陕西人马鸣鵦嫉妒推官(正七品,相当于扬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还兼有审计局长的职能)汤来贺。
郑元勋与汤来贺关系很好,因为汤的父亲与郑元勋是同年进士。由于这个原因,马鸣鵦便与郑元勋作对,宣称应守住该城,不应与高杰妥协。
随后郑元勋自己的民团捕获了许多正聚在外边烤火的高杰所部士兵,并将他们钉在城墙上。高杰大怒,于是将当地的一个村庄夷为废墟。但高杰欠着郑元勋一个人情。当他还在山东巡抚王永吉手下当参将时,因为触犯了刑律,被王永吉处以死罪。王永吉是扬州府高邮州人,与郑元勋同时中举。可能是为了江淮地区的军事防卫起见,郑元勋成功地运用这层关系免除了高杰的罪刑。出于这个原因,高杰封锁扬州后郑元勋有信心去接近他。
包围圈后移,扬州城北边的城门就可以打开,以便运入粮食和燃料。高杰在郑元勋的要求下让军队后撤,承诺惩治部下杨成,并送给郑元勋几百道允许商人进出该城的特别通行证。郑元勋根据需要来分发这些通行证,但很快就发完了,使后到的人感到失望和怨恨。谣言于是开始流传:“为伪言曰:‘高杰以免死牌与郑某,非(郑元勋)亲昵与贿不得,有死尔。’语一夕遍。” (扬州城里谣言说:“高杰将一批免死牌送给郑元勋,如果不是郑的亲朋好友或者不使银子买都得不到这个牌子,只有一死”,谣言一晚上传遍整个扬州城。)
那天晚上,马鸣鵦以矢石向高杰所部发动了一阵攻势。高杰被激怒了,大喊着再次迫近该城,仿佛就要展开攻击。在这个节骨眼上,郑元勋派人去高邮请王永吉来调解。王永吉能够抚慰高杰,当地绅士随后出去见他。但与此同时,一些士兵抢劫了扬州东边的市镇仙女庙。半夜时分,城里一片混乱。针对郑元勋的谣言蜂起。街上流传的谣言说,某个姓郑的人是匪党,高杰承诺的惩治“杨成”,不是要惩罚他自己的部下,而是要惩罚“扬城”。一群武装起来的暴徒包围了郑元勋并向他发起攻击,郑元勋和仆人殷起双双毙命。
郑元勋死后,其家族另有成员入仕清朝,本以为可以再续家族辉煌,谁知,在乾隆时期遇到了另一场大灾难――文字狱。郑元勋《媚幽阁文娱》一书,专收晚明诗文,站在明朝立场上议论明清战争在所不免,乾隆时期被军机处列入“奏准全毁书目”,多次遭到查禁。郑氏家族交往对象中,钱谦益为乾隆所痛恨,沈德潜身后亦遭削官夺谥,郑元勋之弟郑侠如家族著述中提到钱、沈二人之处颇多,随着文网密布,终未幸免。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五月,两江总督书麟以“有违碍、谬妄、感愤语句”,“有钱谦益、沈德潜序文”等罪名,将郑侠如、郑熙绩、郑玉珩、郑庆祜的著述尽行列为禁书,对这个“入儒”已久的家族不啻是一场飞来横祸。遭此一劫后,这个家族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1 | 2 |
- 云南盐化一季度利润暴增 2011-04-14
- “无盐”的革命——盐商和盐官们的生死际遇(上篇) 2011-03-30
- 美女间谍 2011-03-30
- 大宋帝国的谍战往事(下篇) 2011-03-28
- 打击散布谣言别伤了“公民自保权” 201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