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艰难时代(2)
1 | 2 |
中国的增长力和复原力,也可以与《光荣与梦想》中所描述的那个处于上升期的美国相似。在2008年,中国社会经历了两大灾难,先是春节前因雪灾冻灾导致的交通和电力瘫痪,再是让人悲痛不已的四川汶川地震。前者随着天气转暖消散,在几个月后的现在它不过是前进路上的小坎坷,从正面看它可能是改进南方交通和电力设施的一大契机。而对于汶川地震,经历过救灾的人都会相信,恢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就是中国社会的复原力。
面对即将到来的艰难时代,中国最宝贵的财富可能是国人的心态。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大多数社会中坚人士都是从艰难时代走过来的。虽然这代人现在享受经济高速增长的益处,但从前时代的印记依然明显,面对艰难有着更强的韧性。经历快速增长让这代人也认为,再坏也不过是从头再来,因而敢于打破现状。
当然,中国也有自身的问题,那就是灾难很少带来能长久留存的改变,就事论事的应对相对较多。对比而言,美国在这一点上好得多,以近几年的例子看,安然、世通等美国公司丑闻带来了萨班斯法案,要求上市公司高管对信息披露和内控负有直接责任,从而极度强化监管。大萧条中罗斯福总统上台后,为解决金融危机,在2个月内废除几百年的金本位制。
我们也需要类似的持久变革。除了全球金融风暴外,当下中国正经历另一场可能影响每一个人的食品危机,从三鹿婴幼儿奶粉开始,几乎整个奶制品行业(包括伊利、蒙牛、光明三家主要企业)都被发现产品中含三聚氰胺,人们普遍认同这是厂商故意添加的。我以为,在这样的时刻,这一事件应该引发一些根本的改变:把那些胆敢为牟利危害食品安全的企业家送进监狱,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正常法律途径向企业索取巨额赔偿、告得这些企业彻底破产。艰难时代,是进行变革的最好时机。
1 | 2 |

- ·2008期货业:金融危机下的饕餮盛宴 | 2008-12-31
- ·创造无危机 | 2008-12-31
- ·开盘点评:衰退可能让激烈冲突纵深蔓延 | 2008-12-30
- ·美食家也风流 | 2008-12-29
- ·消失的雪米莉 | 2008-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