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发布日期:2008-12-19
作者:焦建

拉开投行“黑屋”里的灯(1)

 1  |  2 

经济观察网 书评人 焦建 现在就阅读有关这次金融危机会让人进退两难:一方面你会害怕,这些在危机一开始或者在局势仍不明朗的时候写作的书是否包涵了足够的洞察力去帮助你了解问题本身,因为一切都还没有尘埃落定,所以宣称自己把握了事实的判断都显得面目可疑;而另一方面,假如你真的因为上述理由拒绝阅读一本以非凡的洞察力写作的书时,也许你又免不了在危机结束时埋怨自己的小心翼翼。因为你可能事后会发现,解决的方案早就已经成为了白纸黑字。历史经常证明,这些在危机结束前就给出准确判断的书,一定会成为经典。

一个解决方案是,我们应该多找一些“保鲜”时间更长的书来阅读——譬如历史,譬如那些只对事实真相做出描述而不试图在现有基础上就过早给出判断的书。当然,给出判断和提出建议依然是有意义的,因为假如它们具备足够的建设性,就有可能让历史真的按照它的方案走下去。这样的阅读指导思想虽然不一定会给你提供正确的答案,正如即使吸收了历史教训也并不一定就能够让人们在新的阶段里摆脱短视不再陷入危机一样,但它起码会让你离正确的道路更近一点。

《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具备上述多种优良品质——它早在危机之前写就,它具备非凡的洞察力,它写作历史描述事实并很少得出判断。也许阅读它并无力帮助人们找到解决方案,但你一定会对为什么投行在这次危机中之所以扮演了如此不光彩的角色,有更清晰的了解。

虽然世界上应该没有什么由人所做的事是在所有的时间都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的。但事实上,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里依然充满了隐秘——每个行业都有它的潜规则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局内人都清楚,局外人却无从得见。假如它们都跟金融业一样具备如此重大的影响力的话,任何一个走偏,都可能导致一次危机。各种危机爆发的原因正如一个个的小黑屋子。假如没有熟悉形势的局内人在屋里把灯拉开的话,外行如我们,将很难找到屋里的开关。

这本出版于06年的著作便是一本由局内人撰写的“拉灯之作”。并在危机爆发之后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也许还有抱怨,为什么早些时候没有这样一本揭露内幕的书呢?但我相信,即使是这本书早已流行,人们也会用类似阴谋论的方式来解读它。因为我们总是充满侥幸和自信,认为这一次的形势很可能就跟上一次危机爆发时不同。你无法在悲剧爆发前就判断它是不是悲剧,可惜你得出结论之后,一切都已经太晚。

读完全书你可能会得出这样一个疑问——你不知道这次危机是不是完全可以称之为人祸。但显然,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因素。华尔街投行们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形成的以客户为核心的金融服务文化,在新世纪开始之前就逐步开始瓦解。而之后的网络泡沫破裂既受它的影响,又反过来加剧了局势的恶化……

很难想象一项美国金融业的法令会对今天的局势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而这也就要求今天的政策制定者必须小心自己今天的决定)——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诞生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了投行与商业银行必须各自分开经营不同的金融市场。前者专注于证券发行和交易,后者则是银行信贷。这项运行近七十年的政策决定最终在2000年之后被推倒,后果是——商业银行携雄厚的资本进入了前者的私密之地。它们以证券承销跟贷款挂钩的经营政策使得投行们不得不无所不用其极。即使是类似与高盛这样的一流投行也放弃了早先由西德尼温伯格开创的“以一流方式做一流生意”的老传统,温伯格的价值观——忠诚、谦卑、独立、公共服务意识、诙谐幽默——现在经常被念叨,却很少被实践。投行们开始聚焦于短期利益,它们开始有一单生意就做一单生意……

 1  |  2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