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钱欲望与权力斗争(2)
1 | 2 |
明星银行家的生存手册
拉扎德秉承的以财务顾问为主的商业模式使其没有证券与商品交易员与投资银行家争锋,造就了该公司的明星银行家体制。《最后的大佬》详细记录了包括安德鲁·梅耶、费利克斯·罗哈廷、米歇尔·戴维-韦尔、爱德华·斯特恩、威廉·卢米斯、史蒂夫·拉特勒、布鲁斯·瓦瑟斯坦等拉扎德资深银行家之间的搏弈与争斗。在作者洋洋洒洒的详细描述中,有心的读者可以体会与领悟的经验教训比比皆是。
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不仅可以作为投资银行、私人股权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与合伙人的生存手册与培训指南,还可以成为以投行、股权投资为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专业人士与读者的必备参考书。
关于作者、市场评价与相关参考书
除了深刻的主题与生动的故事情节,《最后的大佬》的作者威廉·科汉(William D. Cohan)也值得一提。科汉曾是一位多次获奖的调研记者,之后到华尔街开始了17年的投资银行家生涯。他曾在拉扎德纽约分行工作了6年,此后成为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科汉毕业于杜克大学,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和MBA学位。
正因为兼具资深记者的敏锐视角、投资银行家的专业资历和业内强大的关系网络,科汉才得以为读者详尽地讲述华尔街最富传奇色彩的投行——拉扎德从1848年创建到2005年公开上市的这段鲜为人知的传奇历史,展示了华尔街投行的兴衰史和大亨们之间的恩怨与纷争,为读者揭开了这个神秘世界的一角。
正因为如此,本书获得了投资银行界专业人士与英美各大知名媒体的交口称赞。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凡认为:这是一个思想深刻、栩栩如生的故事,它一方面讲述了如何控制个人欲望的膨胀,另一方面则讲述了建立团队的挑战。这部著作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启示。包括《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财富》、《交易者杂志》、彭博新闻社、《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新闻周刊》、《名利场》与《卫报》等在内的报刊杂志与财经资讯机构也对其青睐有加。
乔纳森·尼(Jonathan A. Knee)与科汉拥有相似的投行从业经验,曾先后在高盛、摩根士丹利出任投行业务董事总经理,因而其著作《The Accidental Investment Banker: Inside the Decade That Transformed Wall Street》以其对投资银行业的深刻理解与分析,也得到了市场人士的广泛好评。该书的中文译本《半路出家的投资银行家:华尔街10年变迁内幕》由中国资深银行家贝多广先生(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翻译,已出版。
如果读者对华尔街投资银行高层的权力斗争有浓厚兴趣的话,还可以进一步阅读近期出版的《蓝血与阴谋:摩根士丹利的灵魂之战》(已由中信出版社于2009年1月出版),该书描述的是摩根士丹利与零售经纪与信用卡服务公司添惠(Dean Witter Discover)的世纪并购之后,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裴熙亮(芝加哥派)与总裁麦晋桁(纽约帮)的权力纷争故事。
(书评和相关资料由中信出版社提供)
1 | 2 |

- ·互联网表达民意? | 2009-03-11
- ·互联网是否能够表达民意? | 2009-03-11
- ·换个角度看历史 | 2009-03-11
- ·萧条经济学 | 2009-03-09
-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 | 2009-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