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的觉醒
经济观察报 特约作者 谢泰峰 泰勒斯,公元前6世纪初米利都人,通天文,晓数算,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物。在泰勒斯生活的年代米利都是繁华的商业都市,即使有高才识见者如他也受到了来自富人的嘲讽。为了证明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可以致富,能读懂天象的泰勒斯在前一年的冬天就预见到来年的橄榄一定会大获丰收,于是他用自己所有的钱作押金大肆租赁米利都城里的榨油机,由于没有人与他争,他用了不多的钱就租了很多榨油机,来年果然如他所料橄榄大获丰收,于是他开始抬高价钱往外租榨油机,结果赚取了大把金钱。
这是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引自亚里士多德讲述的一个故事。这些先哲无非在说明,只要哲学家愿意,他们完全可以创造和拥有大量财富。如果说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这个故事作为特有现象还有些传奇色彩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的今天,财富的创造和分配则完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人类的发展史,充满了对生存际遇的诸多改善努力。这其中当然包括对财富的渴望和创造。《财富的觉醒》始终围绕经济学的本源——财富和价值进行论述,将人类历史上的财富划分为生态财富、硬财富、软财富三个阶段,并探讨了对软财富的价值认定;指出了缺少软价值理论的经济学至今对信息产品、知识产品没有一套科学的定价方法和体系的困境;对国家的财富发展战略和路径也进行了大胆的建议。
《财富的觉醒》反复举例说明: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促成什么样的决策,而这个建立在观念上的决策会决定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财富未来,以及建立在相应比较层面上的优劣先后。也就是说,在相应观念指导下的实践决定了一个人是穷人还是富人、一个国家是穷国还是富国。在作者看来,境遇和命运是可以选择的,而不是历史地随机形成,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

- ·尽到了它的责任的一本书 | 2009-03-23
- ·反思全球化的一种清晰进路 | 2009-03-23
- ·反思全球化的一种清晰进路 | 2009-03-20
- ·日记和日记体 | 2009-03-20
- ·史志.史识.史心 | 200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