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走向低碳发展

订阅
11:17
2009-12-11
樊纲

气候变暖现在已经全球最热议的话题之一。不管你是不是相信气候在变暖,是否相信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我们人类的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但是第一,只要你不能令多数人信服地(而不是我们自己相信)论证出相反的结论,你就只能承认存在着人们所说的“风险”(即与一定概率表示的不确定性),并把这种风险考虑到你的政策与行动中来。

第二,只要世界上一些人,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有影响力的国家相信全球变暖的假设,它就会成为一种流行的理念,一种舆论,甚至成为一种价值观,从而会产生现实的行动和现实的影响,既会在你与别人的关系(贸易、投资、国际关系)当中形成对你的约束与压力,也会形成新的市场机遇(因为一些原来不值钱的东西现在有了“价值”,有人会为其付钱了!)。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自己怎么做只是自己的事;我们生活在世界上,要与有着各种想法和各种利益的人们打交道,你必需考虑到别人的想法,与别人“交易”。

防止全球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件事的特点在于,二氧化碳的排放不造成当地的污染,但却因为积累在大气层里,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它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负产品”(global public bads),而实行碳减排,就不是一种对当地、对本国的一种行为,而是一种对全球、对人类产生影响的行为,是在提供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品。因此不可避免地,我们必需要讨论哪些与责任与义务在各国之间合理分配的问题。我们是一个低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碳排放”史还很短,人均历史排放量比起发达国家还很小。在造成全球变暖的大气层中过去几百年中积存起来的二氧化碳,90%都是在中国开始发展之前由发达国家排放的。所以说中国的减排责任不大。中国做为低收入国家由于支付能力有限,在全球公共品的供给中所应尽的义务也相对较小。全世界的有识之士(这当中不包括美国国会的一些议员,也不包括CNN的一些编辑),也都承认在减排问题上“共同的但是有区别的责任”,承认发展中国家目前的主要任务仍是发展,发达国家就更多地承担减排的责任与义务。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仍将会在这样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如何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下如何实现碳减排的具体行动方案,而不会改变这一原则本身。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已经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许多应该做的事情,对全球的碳减排做出了我们积极的贡献。但是,毕竟,我们正在面对一个变化的世界,一个变化中的市场,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并存,亟待考虑的问题是一方面如何在新的约束条件下确保经济的发展,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利用低碳经济的新市场、新机遇,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实现我们的“低碳发展”。

面对全球变暖的问题,正像对所有政策问题的分析一样,不可缺少经济学分析的视角,尤其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面临着一系列的特殊问题,需要经济学家们给予关注与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了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和有关学者,开展了这项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这一方面表明了中国“主流经济学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是力争在人类面临的这一重大挑战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从2007年初开始,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与斯德哥尔摩国际环境研究院合作开展了一项题为“走向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暖”的研究,概括来讲,此项研究的特殊视角有以下三点:

1、它并非针对全球变暖这一现象本身(那主要是自然科学家的任务),而是研究应对全球变暖公共政策中的经济问题,包括各种对策的在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可行性问题,以及中国所面临的特殊问题与特殊战略与对策。

2、它并非研究气候变暖对全球产生的经济影响(这一点世界上的许多研究包括我们国内一些研究机构的研究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不会有更多的贡献),也不对全球应对政策进行一般性的经济分析,而是要在以往人们所做的全球性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特殊问题,并由此对已有的“全球性研究”做出必要的“校正”;

3、它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视角出发,审视目前在应对全球变暖的国际合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向世界提出我们对国际机制进行改革的建议。

研究小组历经两年时间,经过与国内外机构和学者的反复探讨和切磋,在2009年10月完成了“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的研究报告。这项报告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以“人均历史累积消费排放量”计算各国的减排责任,系统分析了‘碳税’和‘碳交易’等各种减排机制在不同条件下的有效性,指出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减缓碳排放方面采取哪些战略与措施,同时指出了现有国际减排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家间减排协作计划” (Inter-country Joint Mitigation Plan,缩写为 ICP ),作为国际间合作减排的“第三渠道”,以促进发达国家按其应负起的责任,进行必要的资金与技术的转移,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实现更多的减排,从而达到共同防止气候变暖的目的。

摘自出版前言

相关资料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备10027651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