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达梅尔孵化器(1)
1 | 2 |
经济观察报 特约作者 唐若甫 2004年,在委内瑞拉之外鲜为人知的古斯塔沃·杜达梅尔(GustavoDudamel)参加了向35岁以下选手开放的首届古斯塔夫·马勒指挥大赛,比赛地点在德国的班贝格。评委中有芬兰作曲家、指挥家艾萨-佩卡·萨洛宁,时任洛杉矶爱乐乐团音乐总监。萨洛宁回忆当时情景说道:“我到那里比较晚,其他人都到了。早在半决赛时杜达梅尔就是人们谈论的话题。”杜达梅尔彼时23岁,在比赛中指挥班贝格交响乐团,也是他首次指挥一支专业乐团。此人特立独行,乳臭未干,还有点玩世不恭。“这个年轻人没有经验,但能在指挥台上建立自信和权威。杜达梅尔并不关心学术权威,他关心的是音乐,那也正是我们所关心的。乐团被他诱导,发挥出色。他并不强迫乐团。”杜达梅尔众望所归地赢得比赛之后,萨洛宁致电洛杉矶爱乐乐团主席德波拉·博达说 (DeborahBorda),“你不会相信这个委内瑞拉孩子获得了冠军。他简直是一个指挥动物,我们给他一个指挥邀约吧!”
那时杜达梅尔还没听说过 “艺术经纪人”这个名词。他首先找了一个经纪人,随后博达邀请他指挥一场在“好莱坞碗”音乐厅的夏季音乐会。博达说道:“这是洛杉矶爱乐在这个音乐厅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入夏在即,我们都准备放假了。他的演出很成功。”于是博达和杜达梅尔签订了在乐团驻地迪斯尼音乐厅的常规演出季指挥合同,还利用未来两年时间密切关注杜达梅尔在欧洲的发展。此时的博达就仿佛是一个星探,寻觅着接替萨洛宁的合适人选。当她在米兰斯卡拉剧院聆听杜达梅尔指挥斯卡拉爱乐乐团排练马勒第五交响曲时,转折点到来了。博达回忆道:“这的确是一支伟大的歌剧院乐团,但并不以马勒出名。当他们开始演奏时听上去就像威尔第。不过一经杜达梅尔调教就像是19世纪的维也纳,有着犹太味的真正的马勒的重量级声音。这对于如此一位年轻指挥家来说真是举重若轻。”于是剩下的问题便是2006年1月份杜达梅尔在迪斯尼音乐厅的首演效果如何。在听众、社会和乐师的齐声叫好下,博达与杜达梅尔签订了为期5年的音乐总监合同,从2009年走马上任。这也是近几年来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音乐总监任命事宜。
至此,现年27岁的杜达梅尔成为当今世界最炙手可热的指挥家之一。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西蒙·拉特尔爵士称其为 “我所见过的最具天赋的指挥家”。上海歌剧院院长张国勇博士和曾与杜达梅尔合作过的华裔大提琴家王健都称赞他“不可思议”。甚至在录音工业节节败退之际,环球旗下的DG公司仍然逆流而上,签下了杜达梅尔,为他录制了贝多芬和马勒的大部头作品。2007年底,杜达梅尔和他的委内瑞拉西蒙·波利瓦尔青年乐团巡演美国洛杉矶、旧金山、波士顿和纽约。在卡内基音乐厅他令整个纽约震惊。杜达梅尔时代已经到来。
其实,任命杜达梅尔为洛杉矶爱乐乐团下任总监不无冒险之处。首先他的曲目量比较狭窄,主要是贝多芬和马勒以及不为人知的拉丁美洲作曲家 (Arturo Márquez、 José PabloMoncayo、OscarLorenzoFernandez)作品;其次作为音乐总监的管理和公关才能也未得到试炼。但是洛杉矶爱乐乐团一向具有委以青年才俊要职的光荣传统。萨洛宁34岁上任总监,梅塔26岁时主掌乐团。所以也许冒险是这支乐团生命的一部分。
ElSistema系统
如果对杜达梅尔及其乐团做深入研究的话,会发现其成功完全有赖于委内瑞拉一套独特的音乐教育系统,杜达梅尔只是这套系统最为耀眼的产物之一。十年前,在委内瑞拉西部城市巴基西梅托的一座室内体育馆,17岁的杜达梅尔站在指挥台上,手持一根指挥棒,面对着由800人组成的庞大乐团。指挥如此规模的乐团简直与统领三军打仗一样。雪上加霜的是,这位青年的恩师何塞·安东尼奥·阿布留(JoséAntonioAbreu)的在场也使他小心翼翼。阿布留坐在第一排正中,喊道:“木管给我起来!弦乐要换弓!”所幸杜达梅尔都能驾轻就熟。其实那次是一个测试,如果说杜达梅尔的镇定自若已经为自己加分的话,那他的超凡乐感则更令阿布留印象深刻。在回加拉加斯的五小时车途中,阿布留打电话给妹妹,他说:“我想我终于找到了青年乐团的指挥。”
杜达梅尔火箭般的星运是委内瑞拉国家青年与儿童乐团系统政府基金(ElSistema)的丰硕成果。这套系统目前囊括委内瑞拉全国25万名学生,大部分都来自贫困地区。系统的创建人正是富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兼经济学家阿布留。阿布留为这一系统注入了毕生精力,过去32年来在这个政治风云多变的第三世界国家不知疲倦地辗转于10个职能部门之间,在上世纪80年代的保守派和如今查韦斯的左翼政权下开花结果。这位在严酷政治环境下坚持自己信仰的69岁的老人,仿佛从格林或者司汤达的小说中走出的活脱脱的男主角。他的朋友不可避免地将他比做一位修士,六根清净,两袖清风,长久地致力于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培养一个代表理想社会的乐团。很快一个个小孩便从这种土壤中脱颖而出。阿布留强调音乐给个人带来的思想和灵性上的满足,因此享受ElSistema系统的孩子都成为了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栋梁。
委内瑞拉音乐教育系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便是其无所不包的容纳性。儿童从拿到乐器那一刻起便开始在合奏团中演奏,老师在教授孩子们如何做人的同时也开始教他们如何演奏音乐。在一个乐团中,每个人都学会尊重知识、节奏和左邻右舍,学会与团队合作达成目标,不管他是不是独奏。
ElSistema系统在委内瑞拉全国有246个地区中心,被称为“nucleos”。2至18岁的孩童都能报名参加。教师们教授孩子们乐器,将他们分到不同乐曲的组别。孩子们每天接受2-3小时的训练,从一开始便演奏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
这一倾举国之力训练、培养和输送音乐苗子的系统类似中国的体育培养体系。委内瑞拉全国1800名教师和超过600支乐团每年吸纳着大量孩童,并根据个人的才能和抱负向国家级的乐团输送好的苗子。地区中心就是“少体校”,上级中心就是“市队”或“省队”。其中最优秀的才俊进入“国家队”,也就是西蒙·波利瓦尔青年乐团。柏林爱乐乐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成员,现年20岁的低音提琴手EdicsonRuiz便来自西蒙·波利瓦尔乐团。1999年杜达梅尔成为这支乐团的音乐总监,经他调教出的声音不仅激情四射,与同类青年乐团相比更是出奇地精致与均衡。
阿布留
阿布留和乐团提前抵达国家大剧院。他和杜达梅尔是ElSistema系统的两个名人,前者对后者的谆谆教诲堪比父爱。有些人曾经怀疑杜达梅尔是否会为了继承阿布留在委内瑞拉的衣钵而放弃自己的国际生涯。阿布留则认为:“杜达梅尔不仅仅是继承者。”
1975年,阿布留组建了一支国家级乐团,当时称为委内瑞拉青年乐团。那时委内瑞拉只有两支国家级乐团。一支是委内瑞拉交响乐团,另一只是马约卡交响乐团,两只乐团的乐师大多数都是欧洲移民。最初,青年乐团旨在为委内瑞拉青年音乐家提供集训条件。阿布留具有更为宏大的壮志,想要组建很多类似的乐团,牢牢拉拢那些通常被认为是不可能欣赏艺术的群体的人心。他说道:“对我来说,首要的任务便是让贫困人群也能欣赏到音乐。作为音乐家,我梦想着让穷人家的孩子演奏莫扎特。为什么不呢?为什么能演奏贝多芬和莫扎特的只能出自中产以上阶级?音乐教育应该触及到每个人。”
阿布留将音乐与经济学联系在一起,因此是组建乐团的不二人选。他不分昼夜地工作,即使1973年接受了一次肠胃手术后依旧马不停蹄,但不再能饮用酒类,食物也必须是非乳制品和低脂肪。如今的阿布留骨瘦如柴,在委内瑞拉的高温天气下也得身着羊毛衫。
1977年,阿布留的乐团在苏格兰阿伯丁举行的国际比赛中获胜,委内瑞拉政府开始全资接管乐团。从一开始,ElSistema便由社会福利部门而不是文化部掌管。从战略上讲,这一安排极其聪明,有助于该系统的长久维持,因为委内瑞拉的历届领导对文化重视程度不一,而这种冷热往往导致排斥一切前任领导设下的文化项目。目前的查韦斯政权走的是大众路线,力求反美,同时也是ElSistema系统最为大气的资助方。政府不仅承担了系统全部2900万美元的年度运作经费,更是从其他的基金中慷慨解囊。这一切都源于该项目的定位是社会福利和教育,而不是文化的上层建筑。
政府并不是ElSistema唯一的资助方。乐团录制国歌的场所便是2007年7月底落成的 “通过音乐社会服务中心”,那是一幢11层楼高的耗资2500万美元的大楼,位于加拉加斯市中心。中美发展银行为ElSistema斥资500万美元,更将捐赠1500万美元在全国各地营造类似的中心。发展银行一般更偏向于贷款给基础建设,诸如下水工程、公路和环保,因此中美发展银行的不少中层干部都反对赞助ElSistema的项目。银行的代表LuisCarlosAntola表示:“不少人认为将属于中产阶级的音乐赐予贫困阶级属于天马行空,不值得掏钱。”但其实赞助事宜是银行周密社会调研的结果。根据银行的调查,ElSistema的参与者2/3来自贫困阶层。如果将该系统和上学出勤率以及青少年犯罪相联系的话,会发现ElSistema系统的学生的辍学率和犯罪率大幅下降,也就是说银行每捐赠给ElSistema系统1美元,便能从社会保障获得1.68美元的收益。
不过阿布留坚信贫困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莫扎特和贝多芬,也包括最好的视觉艺术。因此他邀请委内瑞拉最负盛名的两位抽象画家为中心装饰。中心内建有一个木制结构的1200座的音乐厅和一个400座的室内音乐厅,以及几个音响效果极佳的录音棚。在杜达梅尔率领青年乐团前往瑞士琉森演出之后,阿布留羡慕琉森音乐厅前大厅的花岗岩地面,他跑到财政部长面前,说服财政部将出口到巴拿马的花岗岩悉数回购,装饰音乐厅外厅的地面。
他的雄心壮志也远不止如此。在政府的扶持下,阿布留已经将ElSis-tema教材引入常规公立学校之中,计划在未来4年之内遍布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学校,并且将系统扩招一倍,达到50万人。系统还将受众的阶层进一步下降,如今已经在三个城市招募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在委内瑞拉之外,洛杉矶、爱丁堡和柏林已经仿效ElSistema启动了社区的青少年乐团,乐器和教学全部免费,重在参与。
1 | 2 |

- ·用计算机鉴别大师画作 | 2009-02-11
- ·“艺术VS生活”上海具象油画作品展 | 2009-02-06
- ·纵贯线来了! | 2009-02-04
- ·高振宇:惑耶不惑 | 2009-02-03
- ·pia pia小沈阳 | 200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