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去音乐节
王隽
15:15
2010-04-30
订阅

经济观察网 王隽/文 五一如果你没有想好去哪儿,不想三天都宅在家里,那就去音乐节吧。

从东头通州运河边年轻的草莓音乐节到海淀公园老牌儿的迷笛,再到远一点儿的河北易县露营音乐节,当然,还有工体的五月天演唱会和五道口著名的D22酒吧四周年店庆演出季——走吧,太阳正好,不管是运河边,还是海淀公园那片秃了吧唧的草地上,买瓶冰凉的啤酒,穿上最范儿的T恤,抛下五一前后乱七八糟的工作,去音乐节打发时间吧。

最开始,北京只有迷笛这一个音乐节,那是乐迷们唯一的寄托,这个起源于迷笛音乐学校的演出,因为稀缺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像是每个夏天来之前青春能量的宣泄口。听着打口CD、看着《Almost famous》、膜拜着开着房车去露天音乐节长大的青年们,带着对遥远的伍德斯托克的向往,跳上了去迷笛的大巴,在迷笛学校、香山脚下、海淀公园安营扎寨。其中不乏明星,朴树被拍到的最多,穿着迷彩裤扎着头巾,双手插袋站在太阳底下,看着台上那些从世界各地自己掏腰包来表演的乐队——没错,大牌们也会有心甘情愿义务劳动的时候。露天的演出从下午持续到深夜,虽然曾经因为扰民而引来110,但是,迷笛最吸引人的也就是这般放肆的热情。而两三年前,在举办过程中,迷笛因为场地原因多次被晃点,从奥体中心到迷笛学校再到海淀公园的草地,几经折腾,也曾有落寞的时刻。如果碰巧赶上天公不作美落下小雨,轰隆隆的重金属在台上就稍显尴尬,能解救这场面的,大概只有年轻人的热情。

这两年,迷笛不再是独一份。在摩登天空音乐节之后,草莓音乐节是摩登天空厂牌的又一大作。因为有好的班底,熟手操作,虽然去年是第一次演出,组织得相当成功,从乐队的选择上偏重于小清新和民谣,搭配不太重的摇滚,让许多年轻、追求新鲜感、没那么愤的群体奔向了那里——离得最近的广院和二外的学生尤其多,可能也是因为广院的PB33乐队和去年刚毕业的彭清也会在草莓演出。今年的宣传也早早的就开始,甚至在一个月之前,在豆瓣上就能收到精明的商家发来的“穿上粉色朋克T恤,去草莓音乐节”的广告邮件。当然,今年最大的噱头可能就是网上流传的曾哥将现身5月2日的草莓主舞台,联想起去年夏天力挺曾轶可的摩登天空老大沈黎晖,这说法倒是非常可信的,那场面真是令人期待,台上台下一定是各得其乐,其乐融融。光是看那份混搭的名单,就足够有乐子了。这乐子可能不是以音乐来衡量,倒是很符合过节的气氛。

去年张北音乐节的余温还让人历历在目,我的朋友们多数都自驾或乘火车到了那个从未听过的全国贫困县,问起缘由,大概都抵不过“草原”“露营”的魅力。在一大片空旷的区域里听现场演出的场景,只出现在2003年《海洋音乐祭》的纪录片里,从对台湾小青年的羡慕到也可以撒开了闹腾,不再怕被附近居民投诉,还能真的安营扎寨在旷野里,这真是一种赤裸裸的吸引。大批要逃离城市的爱乐人跑到了那儿,却忙不迭的因为找不到厕所和能洗澡的地儿叫苦连天,夜里饿了只能干着急,也忘记了要躺在草原上听歌数星星的初衷。

虽然如此,但是生活在别处的愿望还是不停的萌发,尤其在短期假日里,所以河北易县的露营音乐节上,估计会出现成群自驾的乐迷们。

短短三四天里,有些乐队要疯狂赶场,有些乐迷也要步步紧追,著名的音乐演出吧“MAO”4月底被迫停止营业,迷笛专设了MAO舞台作为纪念,而草莓也默契地设立了豆瓣舞台和校园舞台,看来,音乐节的主办方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受众群体,相信现场的衍生品买卖市场,也会跟随着音乐口味进行相应的调整,总之,一站式服务,总有一款适合你。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