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常委会反思雪灾委员建议完善应急机制
两份报告
4月22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代表国务院,做《国务院关于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灾后重建工作情况的报告》。
张平在做报告时表示,“我国在短时间内战胜这场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取得抗灾救灾斗争的决定性胜利,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并给予肯定。但也有部分委员和代表在分组审议时认为,在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据悉,全国人大财经委在审议报告之前,对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
3月24日,全国人大专项调研组会同国务院五部门的官员,赶赴重灾区湖南和贵州进行调研。同时,调研组还委托部分省市人大在当地进行调研。
据悉,财经委的这份调研报告,已经和《国务院报告》一并提交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
三大问题
作为此次全国人大财经委调研活动的带队人,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和参加分组审议的一些委员和代表认为,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灾后重建工作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主要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应急预案问题。乌日图委员表示,政府几乎各个部门都有应急预案,这次灾害实实在在地检验了各级的应急预案。然而,灾害来临后,却反映出预案的可操作性差。同时,各地区、各部门预案之间不协调,统一协调能力也不如人意。
二是这次冰冻灾害,一部分是天灾造成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更多的是由于这次灾害引发出了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严格来讲这与灾害没有关系。只是这场灾害使这些问题更加突出地暴露出来。
三是管理体制方面。例如:现在的交通管理体制是,公安管高速公路的安全,交通部门管畅通。乌日图委员认为,这是一个矛盾,一旦天气稍微有点问题,公安部门就不让走车了,“所以湖南段的高速公路上没车走了,然后冰雪就越积越厚,最后不得已只有让坦克上去压冰”。
完善应急机制
参加分组审议的委员和代表们提出,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灾害应急机制。
对此,杨正午委员提出,“加强应急体制、应急机制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强规划设计工作”,以及“深化体制改革”三点建议。
乌日图委员表示,对于这场灾害所暴露出的问题,应该从现在经济运行的机制这个根本上来找问题。这些年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都绷得非常紧,这个链条非常脆弱。一旦遇到问题,就会造成局部经济的瘫痪。“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
据悉,全国人大财经委到贵州黔南州调查时了解到,这个地方的交通也堵塞了。但是由于他们采取了其他的办法,比如“警车开道、重车压冰,货车在前、客车在后,高速公路、低速行驶”等措施,结果就没有太多的车积压在公路上。乌日图委员说,这个问题值得公安部、交通部反思,考虑如何理顺管理体制、加强服务,减少堵车现象的发生。
针对农村灾后重建贷款难的问题,委员和代表们对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出建议。
对于此次雪灾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影响,乌日图委员表示,“大家普遍认为不会对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有太大的影响。”乌日图委员比照5年前“非典”的情况说:“一开始担心SARS会给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影响,结果恰恰相反,由于SARS以后各地全力补损失,争上项目,GDP的增速反而更快。这次还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 · 今日发言(090204) | 2009-02-04
- · 人大常委:扩内需重点是救股市房市 | 2008-12-26
- · 2008中国表情——哀 | 2008-12-25
- · 我国南方或再现雨雪冰冻灾害 | 2008-11-18
- · 人大常委建议个人所得税等一揽子减税计划 | 2008-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