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金率接近上限 收缩货币供给功用突显(2)
中信建投认为,准备金率上调至16.5%已属高位。在准备金率达到历史高位后,其成倍收缩货币供给的功用突显,只是由于同期基础货币保持了高速增长,货币增速才得以稳定。考虑到基础货币的高速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而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的抑制作用已经较强。
中信建投指出,货币乘数的骤降发生在2007 年12 月,货币乘数从4.32 大幅下降0.35 个点至3.97,此后一直保持在4 左右的低位;而基础货币增速自2007 年6 月以来一直高于30%。也就是说,在准备金率达到历史高位后,其成倍收缩货币供给的功用突显,只是由于同期基础货币保持了高速增长,货币增速才得以稳定。2008 年1 月份在外汇储备月增量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增速曾高达49%,M2 增速因此强劲反弹。如果将此月份剔除,可以看到,在基础货币30%以上的高增速与低货币乘数的“组合”下,M2 增速大体保持在17%左右。而如果基础货币增速降至30%以下,在货币扩张能力已经弱化的条件下,M2有可能进一步减速。
一位民生银行人士告诉记者, 管理层大幅度调高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是个坏消息。尤其是对于存款比较少的中小银行,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这等于是锁定降低了商业银行这部分资金的息差收入。而且,最近银监会又加强了对融资性信托的监管。现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也更难了。
目前不少商业银行的做法是在主动控制贷款总量的同时,进行结构性调整,尽可能使利息收入最大化。包括,减少票据融资、增加中长期贷款,减少人民币贷款,增加外汇贷款,控制公司贷款,增加个人零售贷款,减少中小企业的贷款,满足大型企业的贷款。
CPI之祸
下周,中国将开始公布5月份的主要经济数据,特别是各方关注的CPI运行数据。
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提前于此数据做出决策是近两年来罕见之举。不过,对于普遍预期中的CPI,这种调整似乎也是更有效地给予市场以明确的政策引导。
按照市场的普遍预期,5月的CPI增幅将继续高位运行,但有所下降。
国内知名投行中金预计,5月份CPI从4月份的8.5%降至7.7-8.1%,同时翘尾因素下降和食品价格回落将使未来数月CPI 继续放缓。
高盛高华指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可能从4月份的8.5%降至7.7%。这将是自2007年春季以来CPI同比增幅首次显著回落。如果政府能维持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月的回落可能标志着通胀在2008年下半年走弱的开始。不过,高盛认为,尽管5月份CPI增幅有所回落,但强劲的活动增长势头以及上游通胀压力的升高却并没有给央行带来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
因此高盛高华指出,对银行放贷的控制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放松,而央行可能仍需要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收紧过剩的流动性。
央行的此番调整应验了部分机构的判断。
- 冰岛全面接管国内最大三家银行 | 2008-10-09
- 最脆弱的一环:冰岛 | 2008-10-09
- 招商银行纽约分行开业 | 2008-10-09
- ING将接手两冰岛银行52亿美元存款 | 2008-10-09
- 美国股市持续动荡 保尔森呼吁保持耐心 | 200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