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正,转正,经济重回旧轨道?(3)
政策提前调整
“出口恢复强劲增长,政策会很快转向吗?”在外贸数据出来后,瑞银的汪涛提出此疑问。不过当时汪涛判断未来2-3个月中货币政策和房地产政策方面的紧缩力度不会超出已有的预期,而且她还认为2010年一季度央行才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也持上述观点,他认为通胀增加,政策调整可能会提前,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也在2010年一季度。
但政策调整再次超出所有人的预期,中国政府已学会了“只做不说”。
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8年12月以来的第一次调整。
不过,之前央行已经释放大量的调控信号,先是中国人民银行以价格招标的方式发行了200亿人民币票据的收益率达到近20周以来最高点。接着,央行还开展了正回购操作,交易量增至2000亿人民币。同时,1月7日央行于19周来首次上调三个月期票据利率。最后,央行共出售三个月票据人民币600亿元,利率为1.3684%。
“这也是自2009年10月23日以来货币市场最大的单周净回笼量,反映了政府不希望银行在今年的新借贷周期开始时过度放贷。”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当时表示。
“所以,现在央行出台的调控措施也可以说是宏观政策的一个转折。”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而高盛的乔虹则认为,在金融状况过于宽松,实体经济增长过快,通胀压力急升的情况下,上调准备金率无疑是一个积极的政策举措。
不过,对于未来,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央行调控没有达到目标,“政策收缩不达目标不收手,目前政策收缩的目标在于均衡信贷投放、平抑房价、降低投资增速,如果这三个方面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政府的紧缩措施仍会不断出台。”国金证券王晓辉说。
高盛乔虹也指出,因为超额准备金率可能处于3%甚至更高的水平,存款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并不能直接约束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目前这种“小步快跑”式的调整未必足以抑制通胀,因此高盛认为,中国政府在未来数月还将采取进一步紧缩措施来抑制通胀,其中包括窗口指导,进一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可能上调基准存贷款利率。

- · 赵伟:开年经济数据亮点背后有隐忧 | 2010-02-22
- · 赵晓:2010年通货膨胀是个伪命题 | 2010-02-22
- · 秋风:民工:挑战“血汗经济” | 2010-02-22
- · 争鸣中国经济奇迹 | 2010-02-22
- · 住房保障元年 | 201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