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在近期各项数据普遍不济的背景下,全球新一轮的刺激措施呼之欲出。此前伯南克发表声明称美联储已准备好采取一切措施,在必要时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来支持正在放缓的经济复苏。“尽管上周备受关注的美国非农报告好于预期, 但仍是连续第三个月就业人数减少, 且 8月份失业率为 9.6%,仍维持在相对高位,就业市场复苏的缓慢意味着奥巴马政府仍需要出台新的刺激措施以促进就业和提振经济增长。”光大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潘向东在最新的报告里指出,预计新方案可能会包括减税、支持新能源发展、以及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等。
上周日本宣布了新经济刺激计划。为了拯救疲弱的经济,日本央行召开临时货币政策会议并宣布扩大现有的经济刺激规模,将把银行贷款工具的总金额扩大 10万亿日元。同时,日本政府公布了一个新的 9200亿日元经济刺激计划纲要,其目的是为了遏制日元升值对本国出口、投资、以及就业的拖累,并遏制当前的通货紧缩。
经历了 2009年第一轮经济刺激,经济体并没有走出低谷,目前美日两国又实施第二次经济刺激政策。潘向东认为,这说明经济体已经是步入“病态” ,“经济体的恢复将需要更长的时间,任何的刺激政策只能是短期应急所需。”
潘向东同时预计,未来的经济体将面临多次刺激政策所带来的严重后遗症:其一,尽管美日凭借强大的国力作支撑,维持其货币的信心,通过不断的货币扩张让全球为其经济的衰退买单(即嫁祸全球) ,但无限期的扩张很容易导致未来出现对信用货币的信任危机,那带来将是更大的危机;其二,任何刺激政策将加大经济体的不公平性和加剧贫富分化,毕竟这是通过全民的征税去补贴部分受益人,因此刺激政策的出台一般是经济体遇到重大危机的时候才采用;其三,货币的扩张迟早会留下通胀的后遗症,通过货币滥发导致的全球性通胀,对国内居民而言,将遏制储蓄,导致财富的重新分配和加剧贫富分化,对全球的其他经济体而言,将恶化发展经济体的发展环境,像一些高外汇储备的国家,直接导致其外汇资产的贬值。
就业数据是上周市场关注的焦点所在。一方面,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周度就业报告显示,截止 8 月 28 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 6000人,至 47.2万,优于预期。另一方面,美国 8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减少 5.4万人, 大幅好于市场预期的减少 10万人。同时, 季调后私营部门就业人口增加 6.7万人, 好于预期的 4.1万人。尽管非农数据表现乐观,但这仍是美国连续第三个月就业人数减少,且 8月份失业率为 9.6%,仍维持在相对高位,就业市场复苏的缓慢意味着奥巴马政府仍需要出台新的刺激措施以促进就业和提振经济增长。
8月 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较为乐观。数据显示,8月 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 56.3,高于 7月份的 55.5。不过潘向东认为,意外走高的全美制造业 PMI数据却与上周公布的另外两项制造业数据相背离。一是美国达拉斯联储制造业产出以及商业前景指数仍处在零以下的水平,8 月制造业产出指数由 7月的 4.9 大幅滑落至-0.1。外,8 月份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 56.7,7 月份和 6 月份的该数据则分别为62.3和 59.1。特别是全美制造业 PMI与芝加哥 PMI中新增订单均出现下滑,暗示本次意外走高的 PMI数据有可能将难以持续。此外,美国 8 月 ISM 非制造业指数由 54.3 跌至 51.5,低于预期。其中,非制造业新订单指数由56.7跌至52.4。
“美国 7月制造业新订单温和上升 0.1%,工厂订单在连续两个月下降后,首次出现上升趋势。但7月机械订单月率下降 13.6%,抵消了新订单的增长。其中,7 月扣除运输的耐用品订单修正值环比下降 1.5%,连续第 4个月出现下滑,也是自 2009年 3月以来最大降幅。 地产方面,上周公布的 7月份 NAR成屋签约销售指数上升 5.2%,至 79.4,该数据的反弹扭转了前两个月走低的趋势,部分缓解了市场对美国楼市忧虑的情绪。然而,上周三公布的美国 7月营建支出差于预期,该指标环比下降 1.0%,创 2000年 7月以来最低水平。”潘向东表示这暗示美国房地产行业复苏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疲弱的经济数据使得企业信心也出现下滑。“美国 8 月份 NAPM 纽约企业现状指数从 6 月份的 58.4 下滑至55.6,创 2009 年 8 月以来的新低。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也有所下降。8 月份企业前景指数由 7 月份的 67.5 降至58.4。”
- 经济刺激政策还是悠着点好 2010-07-28
- 半年经济数据跌一点也不需要慌 2010-07-15
- 【早评】第三套房贷未停股市有何冲击? 2010-07-14
- 经济刺激政策复出概率增大 2010-07-03
- G20美欧之争:刺激政策过早退出? 201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