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专家热议“李荣融难题”国企究竟是什么(1)
康怡
2010-09-07 07:11
订阅
 1  |  2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康怡 在国资委主任换将之际,一场新的关于国企改革的讨论正在响起。现阶段的国有经济应该如何定位?到底目前国有经济应该在哪些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下一步国有企业,特别是竞争类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在哪里?会遭遇怎样的难题?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放生 (曾任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安林就上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经济观察报:如何评价前一阶段的国资改革历程?

安林: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国有资产监管组织体系和法规体系已基本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并逐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得到加强,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目前社会上关于第二次定位国有企业的讨论又开始响起?

李曙光:目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么多数量的国有企业和这么庞大的国有资产,应该说国有企业已经不可回避地成了中国现在最大的国情。

而且国有企业改革到今天已经到了停滞期,基本上改革进入到了没有任何新的输入,没有新的理念的阶段,或者说进入一个困惑期,甚至在局部领域出现国有企业改革倒退现象,比如大家普遍议论的国进民退的情况。

另外比较重要的就是《国资法》从去年6月1日开始实施,到今天非常不理想,包括国资委在内的其他部门,对《国资法》这部法律在实践当中的推进并不是很积极。

最后,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后李荣融时代”的来临,应该说中国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带有领导者的个人特点,李荣融从2003年担任首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以来,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但这其中也带有一些强烈的个人色彩。

经济观察报:目前,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已经改制退出,现有国有企业的主体是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管理的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现阶段国有经济应该如何定位?到底目前国有经济应该在哪些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周放生:我对国有经济的定位是从安全角度来看的,我认为安全是底线,主要是三个安全:

第一,国防安全领域,即为加强国防提供装备的行业。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国防装备都要由国有企业来生产,而是指整机和关键总成由国有企业来掌控,其他大量的零部件和配套件通过社会采购由民营企业来生产,甚至国外采购。

第二,经济安全领域。一是自然垄断行业,以电网为例,一个地区只能有一张电网,电网企业可以适度向民营企业开放股权;二是重要资源开发。包括石油开采、通讯网络、重要矿产采掘等等;三是重要产业,例如重大装备、航空运输、石化加工、远洋运输等;四是未来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和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指一些技术方向明确、产业规模大、带动关联度高、投资数额巨大、仍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风险性产业。例如:移动通信、电动汽车、云计算。

第三,社会安全领域,例如食品业和零售业等。有人坚持认为,国有企业应从完全竞争性领域彻底退出,只能让清一色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完全竞争性领域去经营,只要在完全竞争性领域里有国有企业存在,就是与民争利,这是不是太绝对了?维护社会安全才是维护百姓更大的利益。这是中国的现实。其次是社会公益领域。主要指的是储备、公交、自来水、供暖、保障性住房、邮政、医院、教育等,这些都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领域。

李曙光:关于国有企业的再定位,我坚持我原来的观点,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定位,也就是国资委的定位。国资委的定位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就是国资委本身的转型和定位问题,我认为国资委应该而且必须是一个特设法定的出资人法人,应该是一个干净的出资人。

因此我认为正在酝酿中的国新资产公司这样一个角色是非常值得讨论的,它实际上只是国企改革的一个过渡,在短期内进行资源的整合,不应该把它作为一个介于国资委和一级企业之间,或者二级企业之间的一个管理公司的角色。国资委本身如果是干净出资人的话,就没有必要设立成本很高昂的这个平台进行整合。

 1  |  2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