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民生目标 关键还看CPI
李晓丹
2011-02-28 09:31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当前的通胀形式可能比CPI所显示的更为严峻。”在2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主办的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陈彦斌认为,全年通胀率为4.5%,高点将出现在二季度。

2011年物价上涨有流动性基础

在经历了2009年的下跌之后,我国的价格水平在2010年开始回升,并呈现逐季上涨态势,2010年CPI涨幅达到3.3%。CPI不是很高,但是人民不满意。陈彦斌认为,“我国通胀对中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的影响较为严重,会进一步恶化本已严重的贫富差距,而目前脆弱的社会结构可能难以承受这种进一步加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流动性存量较大、信贷惯性较大和外汇占款比重较高等因素使得2011年的物价上升仍有较为充足的流动性基础。陈彦斌表示,“全年通胀率为4.5%,高点将出现在2季度。”

同时陈彦斌也提醒,我国流动性虽然充裕,但是无法充分注入到实体经济,“应该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CPI房地产权重上调力度仍不够

“这次物价上涨的原因,既以实体价格上涨为主要带动特征,同时又是多方面的因素促成了这次物价上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刘树成认为,除了供给面和需求面相交决定物价走势以外,还有三个因素,一共有五个因素。“第三个因素就是国际因素;第四个因素是市场管理因素,这次由一些小品种农产品价格上涨一下子带动整个农产品价格10%以上的上涨,应该说与市场管理不力有很大程度的关系,由于市场管理不利引起了一些投机措施,加强了市场的流动性;第五个因素就是心理因素——通胀预期。现在我们采取的种种综合治理措施不仅仅是对3-4%已经涨上来的物价进行治理,更重要的是对通胀预期的治理,这是与以往不同的。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稳定价格预期比稳定现期价格更为重要。”

刘树成解释说,今年各级政府换届、庆祝建党90周年以及明年党代会召开,这些政治因素可能导致今年经济增长过热;且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地有大量的“热钱”、“快钱”投资,根据以往经验看,历次物价上涨跟经济增长过热的拉动关系密切,CPI可能因此而走高。如果今年发生旱灾,农产品价格将会进一步走高。如果一大片地区连带性干旱,导致粮食生产受损也将助推CPI走高。

他还表示,中国当前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美元走势和大宗商品、大宗农产品、原油价格、原材料价格正对国内物价产生影响。尤其是近期受中东、北非政局动荡,国际油价已迅速上涨。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调整之后的物价指标,结论是调整物价指标权重以后,和原有的物价统计,没有太大的变化。对此,刘树成表示,“我认为,第一调整应该把食品的权重加大,因为现在食品物价上涨10%以上,结果把食品的权重降下来了。第二是房价、房租往上调的力度还不太够。”

价格传递顺序被逆转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了当前中国膨胀存在的一个新现象,目前是由于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的上涨引发PPI的上涨,同时又发现,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持续高涨引发了一般的CPI上涨,“这种传递顺序在这两年中好象并不存在,甚至被逆转了。”

刘元春认为,全球进行治理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是目前世界经济的一次震荡。

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所呈现出来的是GDP的高速增长以及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高速回升,刘元春说,“新兴市场国家好象都犯了同样的病,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是通胀的问题。”

刘元春表示,“治理通胀的首要问题就是民生问题。中国的货币是内向型的,M2到底增长了多少?今年的信贷到底贷出多少?最终的决定因素是投资和出口。所以,积极应对通胀,全年新增信贷规模应控制在7万亿以内,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达3-5个百分点。”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