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利明 姜雷 3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政协委员张大宁代表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卫委员会做了《社会事业投入要切实惠及广大基层群众》的发言,指出媒体报道了云南省福贡县拉马底村邓前堆28年溜索跨怒江行医的事迹,但他与村民“希望建一条能通车的桥”的愿望却一直未有实现。
“28年过去了,当地领导及有关方面不可能不知晓拉马底村的情况……”张大宁感言地方基层民生的艰难。藉此,他引用网民的意见,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多一些民生意识和百姓情怀。张大宁表示,这样的故事不是个别现象,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事业相对之后于经济建设,形成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而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张大宁指出,目前我国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的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尽管已经达到了30%左右,但与世界上人均GDP3000美元和GDP3000—6000美元的国家相比,仍分别低13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差距依然很大。另据卫生部财务统计,政府给各级医院的投入占整个医院收入的比例不足14%,一般都在7%—10%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需要。
通过调研,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卫委员会还发现,社会事业发展一方面是投入不足,而另一方面是发展不平衡,提供的服务质量也不高。以文化投入为例,过去的十年间,我国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从未超过0.5%,低于世界上一般国家1%左右的水平。就这些有限的资金,70%以上用于城市文化建设。投入城市的资金被一些地方政府用于建设大型文化设施,有的成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老百姓很难从中得到实惠。而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钱本来就少得可怜,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往往脱离农村基层实际。有些文化下基层活动,群众常常是“被服务”、“被娱乐”,送去的一些电影不受欢迎,送去的图书也常常不对路子,少人问津。因此,如何把钱花对、把钱花好、把钱花在刀刃上,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卫委员会建议,一、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逐步提高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及以后更长一段时间,对于政府公共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及逐年增长的幅度,应作出刚性规定,为社会事业发展和实现“保基本”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撑。
二、加强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管理,改变“管钱”、“管项目”的做法,把工作重点放在科学规划、制定规则、完善政策,为社会事业的发展营造公平、顺畅的环境。
三、改革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模式,通过政府招标采购、特许经营、合约出租、政府参股等形式,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分由市场主体承担。
四、开放经营性公共服务市场,清除社会资本进入障碍,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竞争的环境,打破传统公共产品生产、供给的垄断状态。
五、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税费减收、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形式,推动和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基本公共服务。
- “留学生刺母”拷问独立人格教育缺失 2011-04-12
- 高教改革与通识教育 2011-04-11
- 投资7个多亿 内地首家台资医院7月开业 2011-04-07
- 民生银行当年的那些事 2011-03-30
- 人格培养与知识训练缺一不可 201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