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株洲垮桥的多米诺骨牌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郑褚 红旗路高架桥的残垣默立在午后的阳光下,几台打桩机哑然地趴卧在垮塌的桥面上。两天救援后,工地仍然停工。现场指挥人员告诉记者,红旗路高架桥的拆除何时开工,没有人知道。
短命的大桥
1995年修建的大桥,为何不到15年就要拆除?这是垮桥事故发生后,人们质疑最多的问题之一。
然而在株洲本地人看来,这座桥的拆除不是太早而是太晚。今年3月,在政府决定拆桥前,株洲市规划局曾对市民做过相关调查,调查显示,只有5%的市民认为这座大桥应该保留,75%的市民希望拆除这座高架桥。
城市规划专家也认为红旗路高架桥不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它伫立在株洲红旗路上,这条路是联通城市南北的两条大动脉之一。 2700多米长的高架桥没有东西向的入口,不仅对疏通株洲市南北交通的作用不大,桥墩设计反而挤压了桥下红旗路的容量。桥的一端是红港东路的居民区,另一端是热闹的红旗广场,但桥头却是平直的高低大坡,桥上的车辆经常以100公里/小时的时速冲向桥下,因此事故频发。
一些市民认为,320国道高架桥占据了红旗路主要路面,遮挡了道路视线,致使桥两边难以拓展。一种普遍的观点是,就是因为这座高架桥,使得荷塘区成为株洲发展最为缓慢的 “旧城区”。
然而当初,人们却冀望这座桥成为拉动株洲的一条通道。320国道原本并不经过当时的株洲市区,株洲市官员为了让320国道穿城进行了大量游说,他们希望这座桥把株洲“拉”到高速公路上,借助高速公路带动株洲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株洲城市扩容,原来的郊区都已经变成城区,不足三公路长的高架桥不再具有穿城而过的效用,汽车常常在桥上达到120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成了城市交通治理的麻烦事——高速路直接穿越城市中心的设计理念显得落后。
从2003年开始,就有株洲市人大代表建议拆除高架桥,让这座高架桥彻底退役。2007年醴潭高速路竣工,大多数车辆由醴潭高速穿越株洲市城区,红旗路高架桥和它所属的320国道,已不再作为过境车辆必经的交通主动脉。
因此,2008年荷塘区政府向株洲市政府提交报告,提出320国道高架桥占据了红旗路主要路面,遮挡了道路视线,已没有存在的必要。
2009年初,株洲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荷塘区的市人大代表联名呼吁,拆除红旗高架桥。代表们提出,高架桥的高速公路已经被替代,而株洲城区中环大道拉通后,红旗路几乎成了中心城区道路,而高架桥不仅存在交通隐患,更直接影响商业环境的改善。拆除红旗路高架桥的建议被列为会议议案之一。3月26日,在株洲高速公路建设汇报会上,湖南省交通厅党组成员、高管局局长冯伟林表示,经省局研究同意拆除红旗路高架桥。
突如其来的灾难
马成林是湘潭人,5月17日,他带着两个妹妹来株洲进货。下午4点,他们的面包车开到红旗路高架桥下,正好遭遇了因拆除施工导致的堵车。
红旗路高架桥共121个桥墩,按照施工方南岭民爆工程有限公司的计划,将在5月20日进行全线爆破。按照施工进度,从5月5日开始,高架桥桥面道路禁行,施工方开始进场拆除,并于5月15日上午对66号、67号桥墩进行预爆。据南岭民爆工程有限公司称,预爆结果非常成功。
整个高架桥拆除采取了爆破加机械拆除相结合的模式,实行机械拆除的是三个特殊地点,分别为红旗广场段、铁道路口段和中石化加油站门前的路段。5月17日进行的是加油站门前109号至110号桥墩间的机械拆除,“炮机”在桥面连接处钻洞,以便桥面自然垮塌。
禁行线就设立在106号桥墩附近,半个小时的作业过程,让车队排成了长龙。马成林的车被堵在102号桥墩下,这是桥垮塌时的最后一段。“如果我再慢两分钟,(自己)就不会出事。”马成林说。
当时堵在桥下的司机中,已经有不少人发现情况异常:随着炮机钻探的轰鸣声,头顶桥面上的尘土纷纷飘落,同时似乎桥体也在微微颤动。不少司机左支右突,挤出一条路掉头离开了这一危险区域。
下落的土块掉到了同样堵在桥下的41路公交车车顶上,司机李莉劝说乘客就地下车,乘客中有两位老人不愿下车,于是李莉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你们先下车往前走,我开到前面去接你们。”
此时,马成林在车里闲极无聊,于是他下车往北走,去查看拆除进度。
垮桥的准确时间是4点24分,李莉听到一声巨响,他立即从车中跳了出来,公交车左侧被下落的桥面压扁,他则被气浪掀到一边。
路边商铺的居民目睹了垮桥的全过程:随着110号桥墩上方桥面的坠落,109号桥墩立即被斜搭在上方的桥面压倒,108号桥墩、107号桥墩……倒塌越过了106号桥墩的禁行线,彷佛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直塌到102号桥墩。伴随着震耳轰鸣,长达160米、数千吨重的桥面重重砸在地上,其中还伴随着车胎爆裂的声音,停在桥下的汽车被砸成铁饼。倒塌全程不到半分钟。
马成林没有看见这一切,听见巨响后,他立即向桥外跑,但当时至少有三辆汽车挡在他身前,随后他被水泥砸中头部,昏了过去。
事故发生8分钟后,株洲市中医院的急救队赶到现场开始施救。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一位重症监护病人,就是他们第一时间从死亡线上抢回来的。
马成林醒来的时候,身边停着两辆汽车,搭在两辆车上的那块水泥板把汽车压得只有桌子腿那么矮。他头痛欲裂,也不知道自己被埋了多久。他奋力地从汽车和水泥板的缝隙中爬了出去,看着漫天的烟尘,才明白刚刚发生的一切是怎么回事儿,惦记着面包车里的两个妹妹,他立即连走带爬地往回走。
万幸的是,他的两个妹妹都没有死,其中一个头部和腰腿重伤,另一个在跨桥几分钟前下车走到路边,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谁之过
作为拆除施工方的现场协调人员,53岁的李文事发后一再表示:“这个桥换任何一家公司来做,都跑不了要出事故,只是事故大小的问题。”
在5月5日拆除的三座桥墩中,李文发现高架桥的钢结构不达标,其桥墩明显存在钢筋不足的情况,应该用25毫米螺纹钢的地方,使用的是14毫米到16毫米的螺纹钢,当天已经拆除的三个桥墩含钢量为25吨左右,而按照株洲市建设局根据竣工图做的预算显示,原本含钢量应该在60吨左右。李文说,“混凝土养护不足”,桥墩爆破后的废料应该是块状的,而桥墩爆破后是粉状的。
红旗路高架桥的建设方之一、湖南路桥集团相关人员对本报回应说,该高架桥验收时还被评为优秀工程,这么多年的正常使用都没有出现问题,现在谈论建筑问题有推卸责任之嫌。该人员还表示,即便塌陷段有质量问题,现在也还没到追究质量问题的时候,况且出问题的那一段究竟是谁修建的还不知道。
李文则认为,任何一个建筑物都不仅讲究承受力度,还有一个“爆性吸收”程度的系数,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可以正常使用就够了,还必须要考虑防震、防沉积力等方面的影响。李文说:“红旗路高架桥就质量来说,就是不能防震的那一类。”
李文对本报记者承认,发现预料外的质量问题后,他们并没有重新设计拆除方案或者对拆除方案进行修改。这个爆破工程工期只有15天,规定在5月20日高架桥要完成全面爆破,如果申请延期等于是一种违约行为。施工方为了预防造成重大事故,曾向建设局上报过高架桥的质量问题,并提出在全桥段实行交通管制的申请,而建设局并没有回应这个申请。
于是施工方继续按照原计划拆除。5月17日,红旗路高架桥只有拆桥路段和连带路段实行了交通管制,也就是说,只有106号至110号桥墩之间没有通车。而从事故现场看,所有受害人和受损车辆都在106号桥墩之前的四个桥墩间,侥幸未倒的101号桥墩身后,还堵塞着更多等待通过的车辆。
5月20日下午,株洲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拆除工程具体执行方并不是民爆工程有限公司,而是一家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公司,其负责人程继昂是以挂靠民爆工程有限公司的方式,通过招投标程序得到红旗路高架桥拆除项目的。发布会宣布,已经将包括施工方、民爆工程有限公司和工程监理三方共9人予以逮捕。此外,株洲市建设局局长、党组书记沈平,株洲市建设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曾建华,市建设局信息工程办主任、红旗路高架桥项目负责人丁威三人因对红旗路高架桥事故在监督管理方面负有责任,予以免职。
南岭民爆董事长秘书孟建新对记者表示,南岭民爆工程公司是南岭民爆旗下一家独立经营的子公司,南岭民爆只是其股东,不上股东会表决的事情,南岭民爆不会干预子公司具体的经营。孟建新还表示,目前民爆工程公司负责人都已被控制,民爆工程公司和程继昂什么关系他们也无从了解,南岭民爆也在等待政府的调查结果。
随后记者致电株洲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秘书长陈旌,询问目前处理的12人是否是联合调查组认定的全部责任人,调查组会不会继续追溯高架桥建设方责任,对方表示自己还不清楚。

- · 追溯株洲塌桥悲剧源头 | 2009-05-22
- · 株洲塌桥事故疑点:招标、转包之祸 | 2009-05-22
- · 追溯株洲塌桥悲剧源头 | 2009-05-21
- · 株洲高架桥坍塌系非法转包 9责任人被捕 | 2009-05-21
- · 株洲 | 200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