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失事客机背后的利益链(2)
刘伟勋
2010-08-28 08:21
订阅
 1  |  2  |  3 

黑龙江省机场集团一位人士表示,这种模式类似于租车,“你跑伊春,我就给你伊春的钱;跑俄罗斯,我就给你俄罗斯的钱。别的我们都不管。”

据了解,在利益分配上,支线模拟航空公司在付给航空公司飞机租金、确保航空公司可以保本的同时,有时还会约定待赢利后双方按比例分成。

支线航空尴尬

支线模拟航空公司运营中最主要的风险,是安全风险。租赁的飞机大部分是在航空公司总部基地外的区域运行,其机组调配空间和维修保障能力都弱于总部。同时从其他地区调来的飞行员对当地地形气象条件不够熟悉,加之旺季期可能存在违规超时飞行情况,这使支线模拟航空的运作看似简单,实则潜藏不容忽视的风险。

这也正是国内一些航空公司不愿运营支线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支线航空成本高、收益低,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补贴和特殊的航线保护政策,国内支线航线很难盈利。

黑龙江支线模拟航空公司今年5月开航前,原来执飞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鸡西航线的航空公司在今年初选择了退出。无奈之下,当地政府和机场集团自行出资租赁包括河南航空E-190型飞机在内的运力,以填补市场空白。

此前,黑龙江省政府在2009年共向在省内运营的航空公司提供航线补贴近4000万元,并对经哈尔滨飞往支线机场的航班免收哈尔滨机场的起降费,但航空公司运营支线的积极性依然不高。

支线模拟航空公司正是诞生于航空公司的冷淡和地方政府的热情之间。其模式最早在内蒙古尝试,后被黑龙江借鉴。

黑龙江支线模拟航空公司从今年初开始筹备,5月15日开航,目前已开通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鸡西、漠河、伊春5个城市的往返航线。受此拉动,支线模拟航空航班旅客运输量较去年同期航空公司运营期间增长明显,其中佳木斯航班客运量增幅达30%。

黑龙江机场集团副总经理王蔚玉曾表示,计划用3-5年时间来培育支线模拟航空市场,目标是使其具备造血功能,再将其归还航空公司。从河南航空包租的E-190型飞机,将在运行一年后视情况决定是否增加飞机、增设航点。

但支线模拟航空公司开航不足3个月、E-190型飞机运营哈尔滨-伊春航线不到半个月后,伊春空难发生,让黑龙江支线模拟航空公司从8月25日开始进行为期三天的停航整顿。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