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金松 为获得建设用地指标,一场“撤村并居”工作正在国内多个省份如火如荼的进行。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央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意在加强乡镇建设,而一些地方把建设指标置换到城市“以地生财”,值得警惕。
在江苏省邳州市,因村庄被整体拆迁,强制农民上楼,曾发生暴力冲突,当地村民十多人被打伤住院,其中一人因此自杀。苏北地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县委书记在接受本网采访时表示,目前该县的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已经用完,有新的项目落地,只能通过“撤村”的形式来置换。即便是置换也是“先斩后奏”。
据这位县委书记透露,撤村后的土地指标要想使用,需要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流程比较麻烦。所以在撤并村庄后,县里会根据置换出的土地数量,直接用在县城或开发区的建设上,然后再去补办相关手续。
谈及违规用地被问责的风险,该官员表示,现在领导看的还是你的经济是否搞上去,经济发展好,就证明干部能力强。即便因用地违规被问责,也很快就有复出的机会,“领导都喜欢能解决问题的干部。”
根据此前发布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共同组成拆旧建新项目区,通过拆旧建新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最终实现项目区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为充分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各地都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名目: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旧村改造、小城镇化等。
城市建设中的用地需求和实际可用的用地指标间的矛盾,是促使地方政府推出“撤村并居”的措施的动力所在。据山东肥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翟广西介绍,当地每年用地需求3000至4000亩,用地指标仅400至500亩。增减挂钩成了弥补这一缺口的主要方式。
目前,这一现象已在山东、河北、安徽等十多个省市相继发生。山东诸城市将下属的1249个村合并为208个农村社区,取消行政村编制。河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新民居”工程,至2012年,将在全省范围内建成7500个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可因此增加建设用地50多万亩。
- 暂停粮食商业贸易 中储粮或将重新定位 2010-11-04
- 中海油竞购加纳油田失利 2010-11-04
- 中国应用金融工具化解“汇率战” 2010-11-04
- 华夏联手长城资产尝试中小企业贷款外包 2010-11-04
- PE并非魔法师手中的魔棒 2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