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
但能承包到煤矿不仅是运气。“现在咱缺的不是钱,是关系。”目前,刘军的账上已超过3000万,但还是没找到过硬的关系,“虽然各家集团开展竞标程序,其实都内定了,这拼的是关系。”
刘军急切地寻找着能办事的人,而与他相似处境的人,目前山西有很多,民营老板们二进山西的挖煤之旅正在上演中。
国有煤企缺钱
90%以上的民营老板们被迫离开山西,两年后却又以承包者的身份归来,据山西晋煤集团的一位人士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大集团资金 “短路”,以及采煤人才缺乏。
据有关消息显示,山西全省将2000多座煤矿整合成1000座,对原有煤矿法人代表的补偿款和煤矿的改扩建款项,共达5000亿元左右,其中补偿款约超出2000亿元。据山西省煤监局人士介绍,目前补偿款平均已经给付到了50%多。也就是说还有1000亿左右的资金窟窿需要填补。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的情况,整合后的1000多座矿井中,仅有400余座矿井正常投产,其余的600多座需要改扩建。其中,一个矿井改扩建的资金至少1到2个亿,如果是百万吨及200万吨的大型矿井,技改支出甚至达到10多亿。
虽然目前600多座矿井中90%已基本整改完成,但今年10月份,国家安监总局推行了六大煤矿安全事故避险系统的铺设,并出台文件,要求六大系统设置不完全的不允许开工。“六大系统中,光井下避险这一块,我们的初步预算超出2个亿。”晋煤集团人士说。
原本缺钱,又逢国家安监总局加码,煤炭集团的资金再度捉襟见肘。
另一个头疼的问题是人才。“一个百万吨的矿井,需要至少1000人在井下同时作业。600个矿井,如果都按百万吨算,共需要60万名矿工。”上述人士表示,此外,每个矿井按安监总局规定,还需要配备6名以上副矿长职位的领导,同时陪工人下井。
由此,煤矿工人的需求缺口进一步拉大。
“即使再招募或是从外面挖人,大集团们也没法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更别说再培养3600名带矿领导了。”刘军称,大集团聘用的工人,都要上三险一金,节假日正常休班,很正规。但在缺乏资金、时间紧凑的情况下,将煤矿外包,对于大集团来说,暂时还是比较划算的生意。
“兼并完成再不投产,对自己也是种损失。”神华集团一位人士认为,将矿井总包出去,对于大集团疏通资金流有益处。
刘军也知道,这只是大集团的一时权宜之计,但不管这种模式能不能长久下去,他都觉得无所谓,先挣到钱再说。
1 | 2 |
- 山西证券二次IPO成功上市 涨幅达70.13% 2010-11-15
- 大同:7年仅7万游客 首个矿井游将迁址 2010-11-11
- 山西电煤欲每吨涨40元 新年度煤电谈判即将启动 2010-11-04
- 山西证券发行价7.80元/股 未来业绩或依赖区域优势 2010-11-03
- 山西证券北京路演 主流券商估价5.76-7.02元 201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