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延龙 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之后中央层面对西北地区最重要的一项区域发展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规划”,日前即将获得批复,而与其配套的产业专项规划“陕甘宁蒙‘能源金三角’战略规划”也有望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据称,这一经济区将定位西部地区经济新增长带,探索通过财税、土地等政策实现资源经济的还富于民、还富于当地。
参与“陕甘宁革命老区生态能源经济示范区规划”制定、调研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陈昌盛最近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说,待批的“革命老区规划”被赋予了特殊定位,即首个针对“老少边穷”地区制定的专门性跨省域规划,也是首个典型的政策类型区域规划。
陈称,规划制定的初衷就是给予陕甘宁革命老区以政策倾斜和支持,推进“老少边穷”地区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前提下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该规划的发起城市,甘肃省庆阳市一位官员则对本网记者说,规划的灵魂是“回报老区、支持老区”——他希望,过去资源开发利益分配过度向央企倾斜的格局,能够通过规划的落实有所改观,“利益向当地政府倾斜,向当地人民倾斜”;而对于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治理压力,也能够真正实现“中央、央企、地方三方共治”。
据有关媒体报道,有陕西学者认为,此次制定“能源金三角”规划的最大利好,应是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地方增加的财政投入可以投入到非煤炭产业上去,这对我国重要能源输出地的鄂尔多斯盆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同寻常。
但也有地方官员向本网记者表达了担忧:现有的资源利益分配体制,已经形成相当牢固的格局,具有深层次的原因,打破的难度不言而喻,“即使规划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具体到下一步的细则、兑现,面临的变数太多了——比如说都有意见,央企和我们都去中央那里抱怨,你觉得中央会听谁的?”
而从操作层面来讲,“税收体制特别复杂,很难协调,需要发改委批复规划后,发改委再去跟财政、国税等相关部委去协调,以后到底怎么征,现在谁也还不知道”。
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西部大开发总思路课题主持人张宝通对本网记者说,陕甘宁经济区的定位将是西部地区的新经济增长带,目前中央对经济区布局基本按照了“三”、“四”、“五”的原则——
“三”指具有全国影响的经济增长极,包括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四”指西部地区的新经济增长带,包括呼包银、新疆天山北坡、兰西格、陕甘宁等经济区,“五”指是省域经济增长点,包括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
而出于资源禀赋优势,未来陕甘宁经济区的产业定位、发展速度显然不容置疑,按照陕西省方面最新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稿,对陕北地区的定位将是“打造世界级能源化工基地”。
然而,也正因资源产业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该经济区未来资源所产生财富如何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社会、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之间,形成更好的分配关系,仍有待探索。
- 楼继伟:2012年经济前景不乐观 2011-04-16
- 经济硬着陆风险减小 加息仍将继续 2011-04-16
- 中国经济不会陷入滞胀 2011-04-16
- 经济观察报 第515期 2011-04-16
- 《经济观察报》十周年特刊:理性的力量 201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