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刘三堂:土地流转缺乏权威红娘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馥李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三堂,是一位扎根农村和农业的企业家。今年的两会,他带来的建议是:尽快为农村土地流转制定详细机制和完善保障措施,建立权威的中介组织,促进土地流转。
刘三堂的建议,既有扎实的调研,同时也来自切身体会。他发现,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社会化服务水平还比较低。一方面,许多农村青年到城里务工或创业,土地大多数选择短期流转,例如将名下土地交给亲戚或朋友来耕种或干脆撂荒;一方面,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需要大面积耕地以便实施规模化农业生产。二者之间,存在非常大的互补性,土地流转具有巨大的前景。
刘三堂说,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多为口头协议,并未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也缺乏相应的中介服务组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流转的效益、规模和速度。在实际中,很多农民虽然有流转土地的意愿,但受困于在城市务工的社会保障、户籍等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农民普遍对土地流转存在疑虑。再加上没有权威的中介机构来主持,很多农民宁可撂荒也不愿意流转,客观上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刘三堂代表建议:
一、中央应尽快出台明确的农民土地流转的鼓励补贴政策,调动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政府应为土地流转创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尽快出台农民进城后,相关配套对接政策的落实,改革现有僵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充分解决劳动力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的后顾之忧,让农民在流转土地时吃上定心丸。
二、地流转事项。要出台以奖代补的鼓励政策,调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配套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弥补贫困地区政府配套资金跟不上的困难。
三、加大对西部边疆地区给予政策及资金扶持的倾斜力度,缩小与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维护团结稳定与社会和谐。
相关新闻
- 土地流转亟待建立“国家农村土地银行” 2011-04-06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解读“改革”? 2011-03-23
- 破解“中国式召回” 2011-03-16
- 两会日记(二十一):曲终人散 2011-03-15
- 答中外记者问全文 201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