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政经要闻 > 天下大事

中印增长模式互补可实现共赢

  
作者:胡蓉萍
发布日期:2008-10-07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蓉萍 印度工商会联合会北京代表处2003年成立的时候,印度人阿都尔已经在中国呆了整整26年,以信实集团中国区负责人的身份,他毫无争议地成为首席代表全权负责中国事务。从少年到成年,阿都尔用自己最美好最重要的31年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印政治经济关系的起起落落。

最新的数据表明,中印贸易,只占中国的1%,不到印度外贸额的10%,比如2005年,中日贸易是中印贸易的10倍。至于两国的互相投资,更是少之又少,用阿都尔的话说“还没有真正开始”。所以每每谈及中印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他不免有些遗憾,但是对未来充满着信心,比如他认为今年中印贸易额将超过500亿美元,坚信中印增长模式互补可实现共赢,甚至他更加坚信,中印携手,21世纪是中印的世纪。

经济观察报:能否介绍一下中印之间经济往来的模式、具体的贸易和投资状况?

阿都尔:中印之间的经济往来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贸易,第二阶段是项目,第三阶段是投资,通过这三个阶段相互为对方经济增长做贡献。但是我们目前尚处在第一阶段即贸易层面进行合作,去年中印贸易总量增长了56%,达到387亿美元,我预计今年中印贸易额将超过500亿美元。

真正的中国产品到印度去,印度产品到中国来还没有开始。印度在中国的投资很小,中国在印度的投资也很小。印度和中国的路径不同,中国是FDI的方式很多,对增长贡献很大。但是国外机构对印度的投资甚至比印度公司在国外的投资还少。印度是一种内生性的增长模式。中国每年钱在进来,印度每年钱在出去,是这样的概念。但是在印度出去的钱中,投资到中国来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经济观察报:中印贸易只占中国外贸额的1%,不到印度外贸额的10%,这对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来说是不是太少了?你觉得原因在哪里?

阿都尔:的确。我认为主要的原因从宏观和历史上说,首先我们相互之间开始贸易比较晚,虽然中印建交早,但是中间停了一段时间,一直有些断续;其次是政治上经常有一些摩擦,会有些起伏,导致相应的其他领域进展缓慢。再次就是交流太少。另外,微观层面,我觉得对于中国人来说,中国的法律比较难理解,还有就是语言交流有障碍,加之企业的产权不明晰,透明度不够,也让很多印度公司觉得投资有一定风险。这些归根到底还是人和人的关系网络和互信不够,增加的这些交易成本。所以这些问题慢慢解决之后,中印之间的经济合作空间很大,前景很大。如果中印手拉手,向前走,那么21世纪就是中印的世纪。

经济观察报:你觉得中印可以在哪些方面展开更多的合作?

阿都尔:上面的问题解决了,我想中国和印度应该能够在多方面展开合作。中印在政治、文化、社会层面还存在可以合作的空间,我们需要组织。今天我相信中国并不像过去那样需要这么多投资了,除了欧美日本之外,必须去关注一下别的国家,比如印度。想象一下中印一起能为整个世界做多少贡献?反去年中国和印度就为世界贡献了多少增长率?这将多么令人震撼。

今天,中国和印度在全球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世界已有了关于拥有石油这些国家的文化和组织,我们可以考虑拥有另一个独特的文化和组织,是关于我们——中国、印度、美国——这些使用石油这些国家的。我们可以考虑从这个领域开始合作起。

经济观察报:你所在的信实集团如何评估中国市场?你这几年在中国觉得满意和困惑的分别是什么?

阿都尔:我一直在观察中国市场,也在运用中国市场带来的种种好处。现在每年从华为、中兴等购买电信方面产品、跟上海电气合作电力,同时也在寻找别的中国公司以求获得更广泛的合作。

今后我们从中国获得的资源和产品大概会比现在翻倍。我认为中国是稳定的、充满潜力、将高速增长的市场。这里的人勤劳,有竞争力。这些年我感到非常满意的地方是,中国的资源和可提供的产品很丰富。而且我们希望在未来,投资中国,或者进入中国更核心的产业和领域。我希望中国政府能够进一步向外资放开这些领域。我觉得最让我困惑的是中印人民之间友谊和文化生活交流不够、互相信任不够。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