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至8千亿美元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婷 在6月创下近年来减持数量新高之后,7月中国转而再次增持美国国债。9月16日,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显示,今年7月中国增持美国国债241亿美元,持有总量在5月之后再次闯过8000亿大关,达到8005亿美元,继续居各国之首。
数据显示,7月份日本增持127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总量达到7245亿美元,创下今年以来的新高,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人。此外,英国继续保持第三大持有人地位,本月增持60亿美元。而加勒比海地区也小幅增持35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石油输出国7月延续了减持趋势,小幅抛售18亿美元。巴西和俄罗斯7月也双双减持,分别抛出17亿美元和19亿美元的美国债。
6月减持251亿,7月增持241亿,中国央行对美国国债态度让人雾里看花,而学者意见分歧很大。仍有一些学者坚持认为,在当前情况下,购买美国国债依然是中国的现实选择,而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中国外储应更多增加黄金、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储备,而不是把鸡蛋都放在美元篮子里。
中信证券研究部认为,短期内美国继续甚至强化刺激经济政策的可能性较大。而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持续扩张的推动下,市场将越发担忧美元的价值存贮功能。在经济持续复苏提升风险偏好、政策扩张强化流动性预期的共同作用下,美元很可能进一步走弱。
鉴于美元的持续走弱,中国对于美元资产的持有结构,也显示出更多安全性考虑。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各国长期证券持有结构来看,7月中国净买入美国债券152.59亿元,净买入其他外国债券8.45亿美元。而对于美国机构债、公司债以及公司股票,则全部为净卖出。
与此同时,美国的财政赤字也使得美国国债的前景不甚乐观。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采取了非常宽松的财政政策以稳定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导致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国债的市场需求很可能跟不上供给的增长。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张明认为,随着出口的萎缩以及油价的下降,美国国债的最重要国外投资者——东亚国家央行与石油输出国主权投资者的外汇收入下降,对国债的需求可能相应下滑。此外,如果国债市场持续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则新发国债收益率将会上升。这一方面会带动美国长期利率的上升,从而抑制居民借款消费与企业举债投资,遏制经济复苏进程;另一方面会造成存量国债市场价值缩水,可能引发投资者减持美国国债。

- · 经济蓝皮书:中国今年GDP达8.3%以上 | 2009-12-07
- · 华为的选择 | 2009-12-07
- · “三胺事件”一年 中国乳业市场恢复 | 2009-12-07
- · 中国重工等三新股今日网上申购 | 2009-12-07
- · 联合国拒绝十个中国风电场CDM项目 | 200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