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曹玉书:西部大开应着力资源互动(3)
“西部缺项目,但不缺污染的项目”
经济观察报:你在谈西部大开发时经常强调东西互动,目前东部地区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要如何把握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如何绕过伴随产业转移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曹玉书:东西互动确实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当前情况看,东部地区有自己的优势:第一,积累了大量资金;第二,积累了相当好的技术;第三,积累了很好的管理经验;第四,积累了相当多的项目。但当它带着这些优势去创造价值时遇到了困难:首先,矿产资源稀缺,价格不断上涨;其次,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再次,市场半径越来越远,不少在西部地区。这些因素制约着东部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所以要进行产业转移。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之所以面向西部,是因为西部地区的优势正好是东部地区缺乏的,两者能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西部地区需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但也不欢迎污染的产业。就像天津说,我们缺水,但不缺臭水一样,西部地区缺项目,但不缺污染的项目。西部不是简单地把东部淘汰的产业接过来,而是进行升级。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设备陈旧的,没有竞争力的项目,东部地区无法生存,西部地区也无法生存,只能被历史淘汰。
经济观察报:比如北部湾地区,有人会担心,临海重化工业的落户会对北部湾造成污染。
曹玉书:这是个伪命题。北部湾几个大项目我考察过,比如,钦州上的1000万吨的炼油和100万吨的乙烯,这些项目是没有污染的,和一般的化工项目是两个概念,它的污水处理都相当好,都是新项目,新技术,新要求,新标准。
武钢原先在武汉青山区,那里已经成为居民密集区了,在这里炼钢,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它搬到钦州之后,单划了一个厂区,更新了设施,按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治理污染,跟以前不一样。另外,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承载能力比武汉青山区那样的地方大得多。
经济观察报:会不会延缓其新型工业化的步伐?
曹玉书:不会,每个项目都是新的,怎么会延缓?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新型,你用什么标准衡量呢?我的观点是在东部地区亏本,被国家明令限制的产业,在西部地区同样无法生存。产业转移就是凤凰涅?,是一个生机,是趁这个机会“改朝换代”,获得新生。

- · 盛大继续盘活内容资源 进军电子书市场 | 2010-02-23
- · 秋风:民工:挑战“血汗经济” | 2010-02-22
- · 中投所持美国股票价值96.3亿美元 资源投资成重点 | 2010-02-08
- · 2010税改排排队 资源税先走一步 | 2010-02-07
- · 电影与主流价值 | 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