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openresty
我们都在寻根(3)
刘鉴强
2010-08-13 17:25
订阅
 1  |  2  |  3 

我们彼此的误解在减少 

问:书中也有些情节听起来非常超现实,难以置信,比如“虹化”、爷爷转世为一匹马。在采访中面对这些讲述,你是怎样的态度? 

答:说实话,对于大多数从小受唯物主义教育的汉族人来说,会觉得难以置信,因为这超出了你的理解范畴。这就像我们看魔术表演,不管看上去多么真、看不出任何破绽和玄机,我们仍然不会相信,始终认定它是假的,因为它不符合科学,不符合我们掌握的常识。 

但是我觉得,面对这些你无法理解和解释的现象,不妨怀一种开放的心态,承认这世界上有些事情的确超出你的知识范畴。当然有些事情我也不相信,比如嘎玛说他身上带着活佛给的天珠,身体就刀枪不入,我绝不相信。但我也不会非要去挑战他的信仰,没这个必要。很多信念都是不“理性”的,你可以不相信,但也要尊重对方。 

所以我主张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和信仰。要认识到我们个人不是上帝,真理并不一定就在我们手里。就像我在书中所说:“这是两种文化间的鸿沟,我来到这完全陌生的地方,我尽量既不自大,也不自卑,怀着一颗探索的心,跟随这些藏人的脚步,请他们给我打开一扇门,进入更大的世界。有一点我很确定:对于这个世界,我是一个无知者,尽管我自居在‘文明’之地,但就像青藏高原的一只旱獭,看似雄距世界之巅,视野所见,不过是自己黑黑的洞穴和几棵草根。” 

而我作为一个采访者,更应该在自己不理解的文化面前,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的态度——当然是尊重而客观中立,我也并不为了迎合我的被访者而假装热爱那种文化。尊重而中立,就足够了。我既不大作赞美,也不指手画脚,我只是一个写作者,他们文化与传统的价值,会自然地表现在我的人物身上。 

但后来我看到其实有些藏人也在反思传统中的缺陷,所以我也就小小地表达了我的不解,比如我很同意佛教的基本价值观,但对现实寺院体制却有些看法。我看到在宏大庄严、金碧辉煌的寺院旁边,普通百姓却那么贫穷,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不把建造辉煌寺院的钱,用来让贫苦百姓改善生活?佛家的基本理念不是慈悲、救世、度穷人吗?虽然我尊重你的文化和信仰,但同时我是支持普世价值观的,我认为医疗、教育这些基本的生存权力,是任何人都应该拥有的。 

问:刚才我们也说到,其实西藏一直是个热门题材,无论是在旅游上、文学作品上,都一直很有吸引力。那么你觉得,无论是大量的游客、众多的文学作品对西藏的探索和挖掘,是否加深了我们与西藏之间的彼此了解?还是因为文化和信仰上的巨大差异,我们对彼此的误解难以消除呢? 

:我觉得是在向积极的方向走。可能有时候你看到在某些历史节点上发生了一些悲剧,这是误解的积累和爆发,但是从历史的大趋势来看,我们与藏族同胞的交流和了解一直在增加,这点上不必悲观。 比如我这本书就是体现啊。几年之前,我对西藏还一点也不了解,后来我花费几年时间去写一本关于西藏的书,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很多藏人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人生和内心,然后我更加尊重他们,他们也尊重我,这本身不就是一个民族理解与民族团结的例子嘛。 当然我一个人的力量很不够,你们报纸关注到这本书,而且很愿意向更多人介绍它,这都是在增进对藏族的了解、对西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这种尊重我相信是互相的,通过彼此之间更多的交流和了解,民族之间的和谐就容易实现了。 

问:你觉得作为汉族,我们对藏族文化最大的误解在哪里? 

答:大概就是对他们的信仰不理解和不尊重。因为了解不够,所以尊重不够,有些人压根瞧不起藏族文化。 

但是通过这本书中的人物,你可以看到,信仰和文化给了他们多大向善的力量!他们对自己文化和信仰的自信,值得我们汉民族学习,我们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也不要自卑,应该对我们自己文化的根有信心。 

 

 

(感谢实习生侯思铭、罗坪整理采访录音) 

 

 1  |  2  |  3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