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央行印钱速度赶不上花钱速度?
2011-01-12 16:18
订阅

小小微博方圆不过百十字,然而言微辞约也自有一番天地。不求指点江山,但求管中窥豹,见微知著。

央行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2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4807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达7.95万亿元,超出年初制定的7.5万亿元信贷规模4500亿元。数据还显示,截至2010年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9.7%,也超出年初制定的增长目标。信贷规模和货币投放量均超出去年年初设定的目标,立时在腾讯微博上引发了专家和网友的热议。

对此财经侠女叶檀(微博)在腾讯微博上表示了担忧,她表示,未来两三年的信贷不可能大规模压缩,而在信贷体系之外的债券市场、民间资金的规模同样值得警惕,除非能将广义货币发行量强制下压,否则内外热钱叠加将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专栏作家冯磊在其腾讯微博上转播称,“央行承认增发了43万亿人民币,这相当于给每个中国人发了3万元! 巨大的通胀压力将由你我来买单,但多发的这3万元我确实没有拿到过。”不过依照此言估计不会有人能拿到这三万块钱。

不过股市多头代表沙黾农(微博)则表达了乐观情绪,他在其腾讯微博上表示,“M2的井喷使股票不井喷都难!”并建议投资者坚定不移地捂住“能够成为大公司的小公司”的股票!还有网友支持了老沙的观点,称“买不起房子,存银行钱在贬值,貌似只有股市可以投资了。”

央行并没有过多解释货币超发的原因,只是表达了对人民币生产能力的担忧。中国金融网总裁何世红在其腾讯微博上称,“央行认为人民币生产能力的增长与现金需求的增长不能同步。影响现金需求的因素很多,人民银行并不能完全掌控。人口太大,要钱的人太多,生产无法跟上。”

财经网COO何建晔也援引央行副行长的发言称,“中国目前印钞行业3万多人,印钞企业6家、造币企业3家,钞票纸生产企业2家,油墨、制版、特种防伪安全线企业各1家,这样大的规模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但是,生产能力的增长与每年将近20%速度增长的现金需求相比,人民币生产能力的增长相对缓慢。”

有网友慨叹,“央行言下之意,大有印钱的速度赶不上花钱的速度。”

证券时报编辑黄小鹏在其腾讯微博上建言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搞搞新意思,“不设货币量和信贷量目标,并正式系统性地引用动态差别准备金率。”黄小鹏还表示,很多人以为真的不设货币量和信贷里了,其实这不可能。没有锚的船怎么开?央行不告诉你不等于他心里没有,不说是为了免除尴尬,损失威信。

知名财经评论员余丰慧(微博)则在其腾讯微博上警告投资者:“必须警惕热钱带来的风险,热钱不是来学雷锋的,而是追逐暴利而来,中国投资者特别是“手无寸铁”中小投资者可能成为牺牲品。”说来说去,为何总是中小投资者和普通老百姓为各种风险、决策失误买单呢?(文/毛木子)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