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春天李/文 最近国美再次处于风口浪尖,陈晓再次成为这一次舆论漩涡的中心。陈晓向《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爆料,“陈晓曝光了国美的三个致命内幕,可以说是潜规则。第一,对供应商来说,国美收取的费用最高;第二,从总部到柜台,每个环节都向供应商收费,包括大量灰色收费;第三,即使海尔、西门子,每销售100元也只能从国美拿到55元回笼资金。而最弱势的小家电企业回笼资金拿得更少,帅康每销售100元,只能从国美回笼25元。
陈晓还称,电器连锁的好日子都要结束了,因为卖场经营模式已经成为无论消费者还是供应商都想摆脱的“高价”卖场。他手中持有的国美电器股票也将很快卖掉,因为国美电器的股价不可能再涨了,从机构云集的热门股票到现在成为散户的集中营,国美电器的股票在投资价值上没有前途。
这则新闻出来后掀起轩然大波,陈晓很快通过微博称这不是他的本意,他本来就是国美的股东,对国美有很深的感情。写这则新闻的记者也随后澄清称,他与陈晓聊天时聊到了这些,并不是陈晓有意要向媒体来曝光国美的一些内幕。这位记者将所有的错误揽在自己身上,称是他违背了诚信原则。
无论责任在谁,是是非非,确实让人唏嘘,陈晓的这番言论又让人想起了国美内部之争时陈晓对媒体说出的“鱼死网不破”。与上次不同,这次陈晓的言论听上去有点“鱼死网破”的意味。
国美之争是国美大股东与国美管理层的内部斗争,虽然打的热闹,但毕竟是兄弟之争,打过了还是一家人。而陈晓退出后,陈晓不再担任国美的任何行政职务,陈晓的身份立马就从自家人变成了外人,自家兄弟骂架,骂完了还是一家人,没什么可计较的,即便说出任何过分的话,外人听上去也不过泯然一笑。而外人评价自己,这性质就不一样了,评价的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歪曲的,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只要说的不好听,总有“诽谤”的嫌疑。再加之陈晓原本就执掌国美,他对国美的任何评论,在他被众人看来是“败北”的背景下,总有一种“过河拆桥”的意味。
在这次舆论事件中,无论陈晓如何为自己开脱,依然无法摆脱故意而为之的嫌疑。
他首先应该清楚的是,他面对的是一位记者,尽管这位记者长期以来与自己私交甚好,他还是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面对记者如此“口无遮拦”,只会让人感觉陈晓的不专业,或是他有着某种故意而为之的嫌疑,网络上有句话形容他为“吃饱了骂厨子”。在国美之争之时,面对同一位记者,他说出了“鱼死网不破”的言论,致使国美大股东与之翻脸,这次不禁让人感觉陈晓要与国美“鱼死网破”。
其次,陈晓应该注意维护与国美的关系,毕竟他依然是国美的股东,没必要弄得如此尴尬。在国美公布国美电器2010年业绩时,新任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张大中曾经这样评论他与黄光裕以及陈晓之间的关系:“非常有缘分,国美电器一共出过三个董事会主席,第一位黄先生,第二位陈先生的,第三位张先生,我们三位在家电市场是非常熟悉的伙伴,也是后来的朋友。”国美尚且如此慷慨,陈晓也应该心胸宽广一些,不该再评论国美的不是,否则让外人感觉有“小人”之嫌。
最后,陈晓作为黄光裕出事之后被黄家认为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应该顾及与黄家的感情。永乐被国美收购,陈晓成为黄光裕的部下,其中黄光裕如何体恤这位部下的各种故事流传甚广,而这些故事也最终被黄氏家族所确认,即便是陈晓离开国美后所乘坐的“坐骑”依然是黄光裕送给他的那辆黑色迈巴赫。黄光裕对外那种“飞扬跋扈”的形象与对待陈晓的举动相差甚远,可见黄家对待陈晓也算是“不薄”,即便是双方之间发生了很多不愉快,但是最终还是好聚好散,即便离开国美,依然被国美称作是朋友的陈晓是否应该顾及一下与黄家之间的感情,没必要说出如此伤人的话。
被牵扯其中的记者朗朗认为这次事件给了陈晓一次说话的机会,因为在陈黄之争时,很多话不能讲,而陈晓也多被外界误解。但是从这次说话的效果来看,陈晓的言论并没有争取到掌声。也许世间之事,除了自己所认为的道理之外,还有情分更多地为世人所看重。
- 港交所约谈陈晓 爆料门上演微博口水仗 2011-05-12
- 国美电器董事再酝酿变局 2011-05-11
- 国美“压榨”供应商现象再现 2011-05-09
- 国美成立独立子公司再建网上商城 2011-04-21
- 国美三洋签署五年深度合作规划 201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