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经观电子刊物

保险理赔报告:预估赔款近百亿 两个主要流向

  
作者:欧阳晓红 陈哲
发布日期:2008-05-26
欧阳晓红 陈哲

  “中国人寿日增报案数千件,还有多家保险均是如此;大量的损失还没有报案,预计后期保险赔款会不断上升,巨大的挑战还在后面。”5月22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保险业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表示。

保监会最新赔付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保险业共接到地震相关保险报案19万件,已付赔款5044.4万元。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一位财险公司人士预计,其赔付重点是人身意外险与含地震附加险的工程险。分析师预估保险业的赔款约为3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

余震中的理赔难题

5月22日的灾区,余震仍在持续,保险理赔数据亦在不断被刷新。吴定富直言,就在他与四川保监局方面通话的那刻,对方所在地还在发生余震。

“这次地震是我国保险业经历的最严重自然灾害,任务十分艰巨。”吴定富说。

他指出理赔有三大难题:保险机构数据被毁、投保对象分散、资料难以核实,涉及的理赔技术十分复杂等;涉及公司多,赔款集中,责任多样,有相当一部分客户的损失情况尚未掌握,余震威胁还未解除,次生灾害防御形势严峻;工作量巨大,保险报案数快速增长。

中国人保作为第一家在灾区开通理赔绿色通道的保险企业,切身感受到灾后理赔的艰辛。

刚从四川返京、周六还要奔赴一线的人保寿险副总裁兰亚东告诉记者,公司在第一时间便成立了人员搜救组、物资调度组、信息统计发送组、志愿者组等,勘查理赔组的队伍最为庞大。

“理赔首要任务是主动寻找客户,仅集团的寿险公司,已经联系到了80%左右的客户。”兰亚东说,“理赔原则是特事特办、关注细节。”

由于灾后理赔无法按照原有方式去走程序,中国人保寿险的做法是,接到报案,尽管对方因灾害无法提供充分的证明材料,但只要有理赔人员或目击证人证实,明确责任,尽量在24小时或者48小时内预付,相关材料以后再补办。

另外,也有投保人和受益人都在地震中去世的特殊情况。“按照保险条款,我们会继续寻找法定的其他受益人,但可能需要的时间较长。”兰亚东说。

另一种典型的案例是意外伤残险,该险种的理赔需要专业医疗鉴定;但目前很多医疗机构在做抢救工作,无精力顾及。“我们就通过自己的专业医疗鉴定队伍做鉴定,并尽量能够预付赔款。”兰亚东称。

理赔环节则凸显人性关怀。由于受灾客户居住地随时可能变化,有些客户希望拿到现金,理赔人员在将现金交付客户并办理手续后,还要动员客户在公司服务人员的陪同下,将大部分保险金存入银行,之后再把客户送回居住地或医院。

兰亚东告诉记者,为提升四川地震灾区的理赔效率,方便理赔报案,人保又设立了100多个“抗震救灾理赔咨询服务点”,分布于四川省的多个市县,所有保险报案,无论是那家公司的客户一并接受。

采取类似做法的还有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等多家险企。

巨灾保险缺位

“保险公司要确保理赔工作万无一失。”吴定富说。

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对 “万无一失”的理解是,责任明确,能赔就赔,否则便要做通投保人的思想,避免引起社会负面影响。不过,这需要足够的“智慧”,因为在数据不全、材料缺失的情况下定损与理赔并非易事。

数据显示,目前,寿险4297.3万元的赔付远高于财险的747.1万元。这与“财险理赔相对复杂,勘查、定损等需要一个过程”有关系,如附加承保地震保险的工程险,迄今为止,未发生一笔赔付。

据太保相关人士介绍,太保应急救援工作组到四川后,5月14日,就带队走访慰问一些重点客户。但当时并不知道具体的损失状况,因为很多灾区水电设施所在地的交通极不方便,如广元的一些大坝,通往的道路都毁了,工程人员和勘查人员进不去,暂时无法完成鉴定。

而四川境内一些水电设施投保了包含地震责任的工程险,但目前具体的理赔金额仍无法估算。

不过,“总体上,附加承保地震保险责任的比例还是很少。各家保险公司对地震险非常谨慎,一般在找到了再保公司后才会承保。投保人需要额外支付保费,保险协议需要通过监管层的审批。所以客户需求少,覆盖面也很小。”人保财险一位专家告诉本报。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赔付金额与巨大损失的比例失调,根本矛盾还在于缺乏巨灾险保险机制。目前地震险的设计与定价尚无行业标准。

有关人士透露,今年年初的雪灾曾引发舆论对巨灾保险的关注,并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民政部、保监会、建设部等部委曾多次讨论巨灾保险制度的设计,但尚未正式列入政府的工作议程。“制度还未出台,灾难又发生了。”

一位财险公司人士预计其赔付重点是人身意外险与含地震附加险的工程险。换言之,目前的5044万赔款还只是冰山一角,分析师预估保险业的赔款为30亿至100亿之间。

无论如何,“保险业具体赔付的重点尚无定论,寿险客户的联络远未完成,而财险中含有地震附加险的保单到底有多少,亦未统计出来。”一位保险公司负责人表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经济观察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姓名:
* 邮箱:
* 昵称:
* 姓名和Email为保密项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8
网站技术支持:北京海市经纬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