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财富管理空间巨大
程志云
2010-10-22 21:26
订阅
程志云

  “未来一段时期结构调整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原先高资本消化、高信贷投放、高资本增长的方式将难以持续,银行将以管理信贷资产为主向管理客户资产转变,以管理为主的银行最具生命力。”交通银行副行长叶迪奇在“沃德财富博览会”上表示。

会后,叶迪奇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国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空间很大。

财富管理市场需求巨大

经济观察报:您怎么看待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

叶迪奇: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厉害,从2000年到现在的十年间,几乎每一年都有10%左右的GDP增长,而GDP增长带来了国内财富的积聚。我们做过很多统计,在不少城市中,个人财富的增长甚至是GDP增长的一倍。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GDP每年增长9%或10%,实际上,我们也看到在城市里边的人士,他的财富的增长可能是每年20%,甚至更高的速度在递增。

与个人财富的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些人士会有多方面的财富管理的服务。从他个人的理财规划到他的事业发展、他的家庭、他的下一代以及事业的传承等等,都伴随着财富管理的身影。

所以我们交通银行认为财富管理服务以后的发展前景很广阔的。这不仅是关于客户个人,而且还有他的公司。而我们财富管理的理念不但是针对个人的,也针对在交通银行的企业客户。

经济观察报:您怎么看待北京市场?

叶迪奇:我们的第二场“沃德财富博览会”选在北京就是因为我们非常重视北京这个市场。我们在此次发布会上宣布了两项新举措。一个是“沃德财务品牌落地香港提供私人银行的服务”,另一个则是发布了“财富指数”。

这个指数我们已经筹备了半年多时间,我们与调查公司,与一些专家一起来研究这个指数,我们以后会定时宣布指数的走势。这个财富指数并不仅仅为银行内部服务,作为一家专业的财富管理银行,我们应该定期提供一些信息回馈社会。

经济观察报:交通银行在财富管理方面的策略是怎样的?

叶迪奇:财富管理是交通银行新时期发展战略的扩展点,交通银行个人财富管理的核心内涵为采取全新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这一个核心内涵所指向的目标是为高端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为大众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为达到这个目标,交通银行在个人业务管理发展方面主要采取三方面的策略,一是发挥交通银行的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化的优势,坚持客户分成的策略,全面争取产品服务渠道推广价格等资源整合的联动能力。二是坚持以管理的客户资产统领的策略,科学衡量客户等级,精确评估客户价值。三是坚持集团内协同发展和与第三方合作联盟、联动发展策略,突出子公司对个人财富管理的专业支撑业务,积极创新的第三方战略合作联盟,形成交行特色。

私人银行服务落地香港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要在香港设立私人银行?

叶迪奇:在此之前,我们做了很多调查,发现我们很多高端客户已经在境外有很多资产了。而且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客户由于自己的业务很忙,根本无暇照顾自己的资产,很多资产在境外都是以存款的形式放在银行里。

我们认为我们可以提供这个服务,特别是交通银行在香港是一个老店,我们在香港已经是十多年的历史了,也有很广的服务,我们有子公司,有股票公司,有信托公司,有保险公司,所以我们希望利用所有的这些资源,服务这些财富每天都在增加的客户。

经济观察报:如何面对香港本地私人银行的竞争?

叶迪奇:我认为竞争对手一定有,但是我们也有一定的优势的。我们不是只在香港搞一个品牌就与香港所有的银行去竞争。

从两年前我们刚开始私人银行的业务以后,就已经利用香港银行为大陆客户提供服务了。此次我们把品牌落地香港,我们的目标客户是在内地已经与交通银行有业务关系的客户,加上一些在香港的内地的人士。我们希望他们看到交通银行这个品牌就可以来找我们商量怎样为他在香港与内地的资产提供联动服务。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