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贱卖论”执着之外
何晓鹤
2011-04-16 01:04
订阅
何晓鹤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建行、工行、中行的外国股东们纷纷开始出售自己手中各自银行的股权,他们中的很多选择了在二级市场套现。一时间,海外和国内的媒体纷纷做出报道,大家争相计算股东们的收益。其实从那时起,我就很怀念我们曾经做过的这组关于银行贱卖论的报道。之所以说组,是因为这样的报道从2004年开始,我们持续做了大概两年,从这个概念的提出,到围绕其做报道,写评论,再到这个概念成为国内财经界的一个通用名词,我们一直在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回过头看,这样的声音可能稚嫩,可能略有偏颇,但依然珍贵。它代表着我们的热情,我们的参与以及我们的冷静自知。

2004年,正在准备上市的建行着手引进外资股东,过程艰辛。我记得曾任建行副行长的范一飞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曾回忆说,在和美洲银行签署协议前,建行先后接触了20多家外国投资者,差不多把所有有可能成为战略投资者的机构都找遍了。那时很多人也在问,既然这么艰辛,为什么非要引进国外投资者?

当时,在相关管理层看来,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之后,我国国有银行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和公司治理以及市场竞争力前景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正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改的目的所在。

但是,中农工建交这五大国有银行,是中国金融业的支柱机构,国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会否改变银行的主导权?同时,这些国有银行即使上市后也会承担很多“国家”任务。这其中的一些,对于国外战略投资者,哪些不可说?他们的进入对中国的金融安全是否产生影响?

所有这些疑问,管理层是否有考虑及应对,我们不知道。但我们担忧。

这也是我们做这组报道的初衷。在过去的几年,大家一谈起银行贱卖论,就想到了银行股权的价钱,其实,我们的用意远不止这些。我们更关注的是上述的那些担忧,以及在一桩桩交易背后,中国的银行和外资的股东之间,他们的关系如何处理。

这样的一组报道是当时市场部集体智慧的产物。这个概念,是王胜忠提出来的,我还记得那时他和我,以及我们当时主跑银行的记者李利明之间围绕这个概念进行的激烈讨论。我们对当时国有银行上市过程中引进外资股东中一些细枝问题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差异中寻求共性。

事实上,这组报道中的大部分文章是由李利明完成的,作为一个编辑,我更多地是看到他的稿子后感慨他对中国银行业了解之深入。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