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
从国际经验看,伟大企业大都产生于重要的转型时代。比如,美国化工业的杜邦、汽车业的福特、零售业的沃尔玛、飞机制造业的波音、电器业的通用电气等,大都是在二战后,随着美国由工业化中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而逐步走向辉煌的。相对而言,历史转型时期往往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战略机遇,善于把握转型趋势的企业往往能够取得人们意想不到的业绩,从而成为伟大企业。
从我国的情况看,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一大批优秀企业。未来的5-10年,我国将处于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重要阶段。如果说过去30年的第一次转型与改革主要是改变生产关系,做大经济总量的话,未来一个时期的第二次转型与改革主要是改变经济结构,建设消费大国,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十二五”是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关键5年,它对后10年、20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我国进入第二次历史性转型的重要时代,是企业加快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抓好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就会成就伟大企业。
二次转型的基本趋势
“十二五”是我国历史性转型的关键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呈现三大基本趋势:
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如果收入分配等相关改革到位,“十二五”末期,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将由现在的48%提高到55%左右,居民消费率将由现在的35%提高到45%左右,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趋势。
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由47.5%提高到51.5%。估计“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将有重要突破。由此,我国的城镇化率有可能达到53%~55%左右,初步形成城市化主导的发展格局。
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十二五”我国将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加快推进环境产权等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转型,将为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性机遇。3月20日,在北京钓鱼台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跨国公司的领袖普遍认为,“十二五”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型,不仅决定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再平衡有重大影响。杜邦公司的董事长提出,未来5年在中国初步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技术基地。
作为本土企业,把握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大趋势,就能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并引领商业应用趋势。首先,我国由投资出口大国走向消费大国,为企业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十二五”消费主导格局的初步形成,既包括消费总量的扩张,也包括消费环境的重大变化。主动把握消费主导时代的市场趋势,引领消费方式变革,这样的企业就会有条件成为伟大企业。第二,我国城市化主导时代将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并将为各类服务业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未来的5~10年,我国在电子商务等生产型服务业、以及文化娱乐等生活型服务业将成就一批新的伟大企业。第三,绿色转型与绿色增长,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重要的发展条件。可以预料,未来5~10年,我国将会产生引领国内绿色消费和技术创新的伟大企业。
民富优先的发展导向与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历史需求
过去30年的第一次转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国富优先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GDP增长速度长期快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成倍快于GDP增长速度;国有资本扩张速度明显快于GDP增长速度。历史地看,国富优先的发展模式在扩大经济总量、反贫困中取得了重大功绩。问题在于,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国富优先的负面效应开始凸显。这突出地表现在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国家生产力优先并快于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由此,造成投资与消费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确立并实施民富优先的改革发展导向。由此,释放13亿人的消费需求,缓解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在加快改变经济结构中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十二五”由国富优先走向民富优先,既是我国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需求。
从现实情况看,国有资源长期被更多地用在做大GDP上。这样,不仅不利于加快改善民生,而且挤占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使垄断行业改革难上加难。为此,要以公益性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重要目标调整国有资源配置,并且加大对国有垄断行业收租分红力度,用于补充基本公共服务投资。“十二五”期间,收租分红比重应逐年提高。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国有资本的特殊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之走向伟大企业。
处于新的转型时代的企业,需要把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履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许多案例都说明,经营一个好的企业,在于能把信仰、信用和责任灌输到自己的经营活动中,由此形成伟大企业形象。当前,我认为有两件事很重要:首先,企业要摒弃原来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在调整产品结构中确立品牌优势,以使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中等收入就业岗位。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提出让造车的人能够买得起汽车,主动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员工待遇。这样,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营业绩,而且推动美国进入汽车时代。其次,确保企业的道德底线。近两年来,接连出现的三鹿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等问题,挑战了企业的道德底线,也到了社会难以容忍的程度,并且大大诋毁了企业的社会形象。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企业的悲哀。这样的企业,不管以往的市场业绩如何,都难以再取信于民,难以再有新的发展。对此,建议企业界应当公开谴责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以维护企业整体信誉,维护企业的道德底线,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共同维护走向伟大企业的市场秩序和企业信用。
人的自身发展成为新阶段的主要目标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反映在消费主导时代、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人的自身发展时代。就是说,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从以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生存型阶段进入到以人的自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变化,引起社会突出矛盾由私人产品短缺变为公共产品短缺。从总体上说,私人产品短缺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公共产品短缺时代开始全面到来。由此,生存型消费比例明显减少,发展型消费比例明显上升。发展型消费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文化、环境、就业、住房、旅游等方面。
这里,有两点基本判断对企业很重要:第一,“十二五”我国将加快推进并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估算,为此需要约20万亿元人民币的投入。第二,“十二五”我国将适度开放教育、医疗、文化等中高要素市场,以适应城乡居民多元的公共服务需求。
为什么这两点判断对企业发展战略很重要?首先,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巨大投资,需要以政府为主体,也需要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这就为企业投资开拓了新的重要领域。其次,我国的教育、医疗、文化市场是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企业应当重视和抓住中高要素市场开放带来的巨大商机。今年1月21日,我应邀为美国通用公司高级管理层讲课。我问他们为什么重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副董事长约翰·赖斯先生告诉我,中国医疗市场将是未来世界最大的市场,通用公司计划5年以后,在中国的镇级以上,推广自己的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我认为,我国本土企业更有条件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变中走向伟大企业。
我国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一个巨大的变化是人力资本将取代物质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从战略上更加重视人力资本管理。例如:如何向人性化管理转型,如何通过提升和吸引人力资本,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一个能有效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企业,就大有希望走向伟大的企业。
从历史经验看,经济社会的历史转型,既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企业“洗牌”的危险期。1900年,美国财富榜排名前25位的公司到1962年仅剩下两家;而1962年的前25强公司,到目前只有四家没有被淘汰。2000年中国民营企业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到了2010年仅剩四家。为此,只有主动地把握好未来5-10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趋势,顺势而为,才能避免失误,走向伟大企业。
我国第二次转型中要成就一批伟大企业,重要的是推进政府转型。“十二五”时期,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打破GDP增长主义,是走向伟大企业需要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作为一名转型与改革的研究者,深感自己的责任,愿继续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本文为作者在“走向伟大企业——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十年颁奖典礼”上的主旨演讲,经作者修订发表]
经济转型催生伟大企业
迟福林
517
2011-05-02
153
迟福林
从国际经验看,伟大企业大都产生于重要的转型时代。比如,美国化工业的杜邦、汽车业的福特、零售业的沃尔玛、飞机制造业的波音、电器业的通用电气等,大都是在二战后,随着美国由工业化中后期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而逐步走向辉煌的。相对而言,历史转型时期往往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战略机遇,善于把握转型趋势的企业往往能够取得人们意想不到的业绩,从而成为伟大企业。
从我国的情况看,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一大批优秀企业。未来的5-10年,我国将处于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重要阶段。如果说过去30年的第一次转型与改革主要是改变生产关系,做大经济总量的话,未来一个时期的第二次转型与改革主要是改变经济结构,建设消费大国,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十二五”是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关键5年,它对后10年、20年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我国进入第二次历史性转型的重要时代,是企业加快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抓好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就会成就伟大企业。
二次转型的基本趋势
“十二五”是我国历史性转型的关键5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呈现三大基本趋势:
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如果收入分配等相关改革到位,“十二五”末期,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将由现在的48%提高到55%左右,居民消费率将由现在的35%提高到45%左右,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趋势。
工业化主导向城市化主导的转型。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未来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由47.5%提高到51.5%。估计“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将有重要突破。由此,我国的城镇化率有可能达到53%~55%左右,初步形成城市化主导的发展格局。
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十二五”我国将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并加快推进环境产权等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转型,将为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性机遇。3月20日,在北京钓鱼台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跨国公司的领袖普遍认为,“十二五”中国的发展方式转型,不仅决定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再平衡有重大影响。杜邦公司的董事长提出,未来5年在中国初步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技术基地。
作为本土企业,把握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大趋势,就能抓住发展的战略机遇,并引领商业应用趋势。首先,我国由投资出口大国走向消费大国,为企业发展拓宽了市场空间。“十二五”消费主导格局的初步形成,既包括消费总量的扩张,也包括消费环境的重大变化。主动把握消费主导时代的市场趋势,引领消费方式变革,这样的企业就会有条件成为伟大企业。第二,我国城市化主导时代将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并将为各类服务业企业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未来的5~10年,我国在电子商务等生产型服务业、以及文化娱乐等生活型服务业将成就一批新的伟大企业。第三,绿色转型与绿色增长,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重要的发展条件。可以预料,未来5~10年,我国将会产生引领国内绿色消费和技术创新的伟大企业。
民富优先的发展导向与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历史需求
过去30年的第一次转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国富优先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GDP增长速度长期快于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成倍快于GDP增长速度;国有资本扩张速度明显快于GDP增长速度。历史地看,国富优先的发展模式在扩大经济总量、反贫困中取得了重大功绩。问题在于,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国富优先的负面效应开始凸显。这突出地表现在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国家生产力优先并快于社会消费能力的增长。由此,造成投资与消费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失衡、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
“十二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确立并实施民富优先的改革发展导向。由此,释放13亿人的消费需求,缓解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在加快改变经济结构中实现公平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十二五”由国富优先走向民富优先,既是我国第二次转型与改革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需求。
从现实情况看,国有资源长期被更多地用在做大GDP上。这样,不仅不利于加快改善民生,而且挤占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使垄断行业改革难上加难。为此,要以公益性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重要目标调整国有资源配置,并且加大对国有垄断行业收租分红力度,用于补充基本公共服务投资。“十二五”期间,收租分红比重应逐年提高。这样,不仅有利于发挥国有资本的特殊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之走向伟大企业。
处于新的转型时代的企业,需要把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履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许多案例都说明,经营一个好的企业,在于能把信仰、信用和责任灌输到自己的经营活动中,由此形成伟大企业形象。当前,我认为有两件事很重要:首先,企业要摒弃原来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在调整产品结构中确立品牌优势,以使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中等收入就业岗位。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提出让造车的人能够买得起汽车,主动提高员工收入,改善员工待遇。这样,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营业绩,而且推动美国进入汽车时代。其次,确保企业的道德底线。近两年来,接连出现的三鹿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等问题,挑战了企业的道德底线,也到了社会难以容忍的程度,并且大大诋毁了企业的社会形象。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企业的悲哀。这样的企业,不管以往的市场业绩如何,都难以再取信于民,难以再有新的发展。对此,建议企业界应当公开谴责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以维护企业整体信誉,维护企业的道德底线,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共同维护走向伟大企业的市场秩序和企业信用。
人的自身发展成为新阶段的主要目标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反映在消费主导时代、公共产品短缺时代、人的自身发展时代。就是说,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经从以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生存型阶段进入到以人的自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变化,引起社会突出矛盾由私人产品短缺变为公共产品短缺。从总体上说,私人产品短缺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公共产品短缺时代开始全面到来。由此,生存型消费比例明显减少,发展型消费比例明显上升。发展型消费主要体现在教育、医疗、文化、环境、就业、住房、旅游等方面。
这里,有两点基本判断对企业很重要:第一,“十二五”我国将加快推进并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估算,为此需要约20万亿元人民币的投入。第二,“十二五”我国将适度开放教育、医疗、文化等中高要素市场,以适应城乡居民多元的公共服务需求。
为什么这两点判断对企业发展战略很重要?首先,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巨大投资,需要以政府为主体,也需要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参与。这就为企业投资开拓了新的重要领域。其次,我国的教育、医疗、文化市场是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企业应当重视和抓住中高要素市场开放带来的巨大商机。今年1月21日,我应邀为美国通用公司高级管理层讲课。我问他们为什么重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趋势?副董事长约翰·赖斯先生告诉我,中国医疗市场将是未来世界最大的市场,通用公司计划5年以后,在中国的镇级以上,推广自己的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我认为,我国本土企业更有条件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服务业大国的转变中走向伟大企业。
我国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一个巨大的变化是人力资本将取代物质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这在客观上要求企业从战略上更加重视人力资本管理。例如:如何向人性化管理转型,如何通过提升和吸引人力资本,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一个能有效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企业,就大有希望走向伟大的企业。
从历史经验看,经济社会的历史转型,既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企业“洗牌”的危险期。1900年,美国财富榜排名前25位的公司到1962年仅剩下两家;而1962年的前25强公司,到目前只有四家没有被淘汰。2000年中国民营企业排名前十位的公司,到了2010年仅剩四家。为此,只有主动地把握好未来5-10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基本趋势,顺势而为,才能避免失误,走向伟大企业。
我国第二次转型中要成就一批伟大企业,重要的是推进政府转型。“十二五”时期,推进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打破GDP增长主义,是走向伟大企业需要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作为一名转型与改革的研究者,深感自己的责任,愿继续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本文为作者在“走向伟大企业——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十年颁奖典礼”上的主旨演讲,经作者修订发表]
- 风电水电并行三峡集团整合转型 2011-04-30
- 经济观察报 第517期 2011-04-30
- 经济观察网4月新书推荐 2011-04-29
- 民营企业倒闭潮正在大肆蔓延 2011-04-29
- 中国经济渐入“增长瓶颈期” 201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