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俄罗斯银行业的好时机
法国兴业银行先行
正当法国兴业银行巨额欺诈案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媒体爆出了该银行成功收购俄罗斯罗斯银行的消息。2008年2月13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已完成对罗斯银行的收购行动,目前已经控制后者50%股权加1股股票。
事实上,这一收购行动从2006年就开始了。2006年6月,兴业银行以3.17亿美元从俄罗斯最大的私人投资公司之一“因特罗斯”手里购买了罗斯银行10%的股份。同年9月,以相同价格购买了第二个10%减1股的股份,同时取得了在2008年12月31日前以17亿美元另购罗斯银行30%股份加2股的自由选择权。2008年2月,兴业银行完成了对另30%加2股的收购,即以总计23.34亿美元占有了罗斯银行50%加1股的股份,正式成为罗斯银行的控股股东。
罗斯银行是俄罗斯最大的私人投资公司之一“因特罗斯”建立的,是俄最大私人银行之一,还是除国有储蓄银行之外在俄拥有最多网点的私人银行,在俄联邦范围内设有76家地区分支机构,服务网点787个,覆盖了俄罗斯90%常住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此外,罗斯银行在白俄罗斯和瑞士都设有子银行。罗斯银行是卢布面值的公司债券和市政债券的最大组织者和承保商。它的主要运营方向是零售业务、公司客户和投资银行业务。为高端私人客户服务是该银行的特点之一。该行拥有的1500多个高端私人客户账户上的资金超过15亿美元。
2006年,兴业银行以6.34亿美元购买罗斯银行20%的股份,似乎意味着兴业银行对罗斯银行总市值的估价是31.7亿美元,将近罗斯银行资本金的4倍,如果考虑到以17亿美元购买其余30%股份,即总计以23.34亿美元控股罗斯银行,兴业银行对罗斯银行的估值则达到了46.68亿美元,按照罗斯银行2005年的盈利情况,市盈率达到43.6倍。以这样的市盈率收购,在俄罗斯银行交易市场上是空前的。这说明,外国投资者看好罗斯银行的发展前景和投资回报。
同年7月中旬,罗斯银行的股票在俄罗斯交易系统和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两个市场同时挂牌交易。到2006年底,股票价格上涨72%。
罗斯银行最近两年利润增长较快,2005年底净利润1.07亿美元,2006年底1.53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就已经有1.43亿美元。到2007年年中,法国兴业银行控股罗斯银行的动态市盈率已经降为16.32倍。被巨额亏损案丑闻缠身的法国兴业银行股价曾一度大跌,但是在2008年2月宣布并购罗斯银行成功后,股价不仅收复失地,且创5年来新高。
并购成功后,罗斯银行执行总裁安德烈?布格罗夫称,“我们为罗斯银行继续发展找到了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可望巩固罗斯银行在俄金融市场的领先地位”。兴业银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布东说,“我们把俄罗斯看做未来一些年最有前景的市场,我们将很高兴与‘因特罗斯’合作,挖掘和发挥罗斯银行的所有潜能”。
2008年3月,法国兴业银行向罗斯银行发出了以每股194.09卢布的价格另外收购该行7.8%股份的公开收购要约。看来,兴业银行进入俄罗斯的脚步还没有停止。
数量众多但资产不均
银行业数量逐渐减少,地区分布依旧不平衡。尽管每年都有新银行注册和开业,但经过清理整顿以及兼并联合,在俄联邦领土上营业的银行还是逐渐减少。1995年俄银行有2500多家,到2008年初只剩1136家。这1136家银行中,300家拥有全面经营银行业务的总许可证,632家分布在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联邦区。
银行体系资产高度集中于大银行,中小银行数量众多但力量微弱。俄银行数量众多,但是资产分布极不均衡。截止到2008年初,前200家银行集中了91.6%的银行资产,前20家银行集中了63.7%的银行资产。尽管从2007年初,俄罗斯银行服务市场准入条件提高到500万欧元,但是依然有400多家自有资本在500万欧元以下的银行存在。
银行业总体规模成倍增长,但比较而言还是太小。俄银行业经过清理整顿,2003年初基本恢复并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2003年至2007年是俄银行业飞速发展的阶段,银行体系资产规模增长5.3倍,银行资本增长4.9倍。尽管增长迅速,但相较宏观经济而言,银行业的总体规模还是太小。横向比较,俄罗斯2007年的GDP相当于中国的39%,但银行业资产只相当于中国的11.3%,俄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规模还比不上中国工商银行一家。
银行风险水平较低
银行资产结构发生变化,非金融部门贷款成为银行资产重要组成部分,利息收入成为银行利润增长源泉。1998年危机前,俄银行业资产集中于国家短期债券等有价证券市场和外汇市场这类投机性业务,非金融部门贷款经常保持在总资产的30%左右。到2008年初,非金融部门贷款已经占银行资产60.7%。随着银行资产结构的变化,利息收入取代有价证券收入成为银行利润增长的最重要的稳定的来源。
银行风险水平得到较好的控制,盈利能力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俄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些年基本维持在20%左右。信用风险下降,2007年损失和可疑两级贷款比率只有2.2%。流动性风险也不大,由于卢布持续坚挺,汇率风险有很大下降。不过由于近年来利率的调整比较频繁,银行业利率风险有比较明显的增加。
俄银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资产规模成倍递增,利润水平大幅提高,但相较宏观经济而言却还远远不足。这显然已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俄罗斯目前采取进一步开放市场,吸引战略投资者的政策。应该说,俄银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 投资者报 第010期 | 2008-06-27
- 热钱风险:畅通外汇投资更为关键 | 2008-06-27
- 5000亿资金回流银行储蓄 | 2008-06-27
- 投资家圆桌会将举行 | 2008-06-27
- 热钱去向:流入银行或民企 | 2008-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