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联遭遇VISA海外“封堵”(2)
?
纠葛
小小银行卡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暗战。
“毕竟很多同时拥有两个标识的信用卡是4字头的BIN号,当初银联标识是硬贴上去的,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它是VISA卡,今后出现纠纷等走VISA通道会更容易解决。”某大行信用卡部人士表示VISA这样做有它的道理。
而前文在新加坡消费的中国客户所使用的中行信用卡,即以4打头,右上角银联标识,右下角VISA标识。
所谓BIN号即BankIdentifica-tionNumber(银行识别码)的缩写,它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统一管理并分配。其中4字头的BIN号已经被VISA买断,银联申领到的是6字头的BIN号。
多位银行卡业务人员对VISA和银联都怀有复杂的感情,一方面国民的人民币清算数据是得保密的,因此中国需要自己的银行卡组织,但不开放又无法达到市场的自由竞争,充分保护持卡人利益,更何况中国的信用卡业务人员和市场也算是VISA和万事达等公司“手把手”培训出来的。
某银行信用卡部一位人士表示,如果银联做得足够好的话,就不会发双币卡了,现在这个情况也不会存在了。VISA借助银联的网络在中国市场中只是为了做品牌营销,而银联借助VISA在海外的网络则是收到真金白银的。
关于对持卡人多收的国际结算费,VISA曾表示其在将非美元货币转换成美元时所采用的汇率并非市场上的零售汇率,而是在伦敦和纽约外汇交易市场的“批发”汇率,因此对持卡人来说是比较划算的。
事实上,使得银联和VISA矛盾加剧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市场以及中国人的越来越国际化。
随着中国持卡人购买力的上升,一方面,诞生仅8年多的银联在加紧国际化布局;另一方面,蛰伏多年的VISA也试图进一步渗透中国。
8月12日,中国银联与英国LINK网络宣布在LINK网络旗下所有ATM机上开始受理银联卡。
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表示,未来将有更多的收单机构加入银联卡收单业务行列,并通过联卡中心提供的交易授权转接及清算处理服务平台受理银联卡。
“但这还只是冰山一角,银联卡在黎巴嫩、南非等很多国家进行着大量的消费,而这些国家我们的覆盖率还并不算高。这说明潜力巨大,”银联相关人士表示,“银联的国际化不光是量的扩张,更是质的扩张。”
而VISA的中国市场开拓的脚步似乎有些蹒跚。
6月,VISA的高管到北京请求和王岐山副总理商谈关于中国人民币清算市场开放的事宜。
但开放依然没有时间表,VISA在中国依然处在“砸钱”进行市场开拓的阶段,它在中国市场所能得到的收益,依然只能以管理咨询费的形式存在,或者就是日益增长但是依然在中国人消费中没有占据主流的境外消费市场所产生的商户回佣和国际结算费用。

- · 飞行者ACE计算机 | 2009-12-07
- · 意外:出租司机给我上了一堂MBA课 | 2009-12-07
- · China's Derivatives Losses | 2009-12-07
- · We Implore Them to Make the Right Choice | 2009-12-07
- · We Implore Them to Make the Right Choice | 200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