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暂不回购雷曼挂钩票据
胡洁
23:34
2010-06-05
订阅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胡洁 香港立法会雷曼迷债小组4日完成了渣打银行(香港)的首阶段做供(接受调查提供证词)。渣打银行(香港)行政总裁洪丕正在聆讯中回应议员质疑,称挂钩票据与迷你债券性质不同,暂时认为逐一进行调查是公道的做法。

当天,早前辞职的社民连梁国雄获批再次加入调查委员会。

据悉,2006年至2008年香港渣打银行共分销52.3亿港元雷曼股票挂钩票据,至雷曼公司倒闭时仍有21亿港元在市场流通。当天,议员陈建波则指渣打回购只需13亿港元代价即可挽回信誉,且已有10余家港行已回购雷曼迷你产品。与此同时,一批雷曼投资者在立法会外、渣打银行总行及金管局等机构外抗议要求赔偿,并曾一度进入渣打银行发生冲突。

调查小组主席何钟泰质疑渣打银行未向客户解释产品风险。该行四名员工在三日内每人至少卖出20项雷曼相关投资产品。洪丕正则回应,他们推销的客户对结构性产品有经验,无需过多时间推销。

议员刘慧卿则指出,渣打银行个别员工被投诉多达27次,位于荃湾的分行则有55个投诉。洪丕正称雷曼总共接到1200余宗投诉,已是不同寻常的数字;而对接到27起投诉的员工进行调查后,发现他并未违规。

上月洪丕正出席立法会质询作供时表示,银行收到1231多个关于雷曼ELN的投诉中,已有152宗个案达成和解,涉及赔偿金额8500万元;另外,现有55宗个案正进行调解。

香港金融管理局4日宣布,在收到的21629宗雷曼兄弟相关投诉个案中,仅余下148宗仍在调查。统计数字还显示,13077宗个案是按照《证券及期货条例》下的和解协议解决的,比例超过60%。2477宗个案通过该和解协议下的加强投诉处理程序解决,2542宗个案已完成调查,但被发现表面证据不足或缺乏足够理论依据。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后,雷曼迷你债券出现偿付危机,不少香港持有人指责销售这些金融衍生品的银行违规甚至欺骗性销售,同时质疑证监会和金管局没有尽到有关的监管职责。立法会此后通过了动用《特权法》调查雷曼迷你债事件的议案。根据该议案,相关财经官员及银行高管不仅将面临立法会议员的质询,而且还得提交敏感文件。

本月29日,星展银行代表将再度作证,下月6日则传唤苏格兰皇家银行;10月复会后,大新银行将做供。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