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需求推高美元 人民币单日走贬105基点
李勇
2010-08-24 15:02
订阅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李勇 昨日人民币中间价的突然异动,人民币兑美元尾盘走低,再次让汇改以来汇率双向波动的态势更为凸显出来。

8月23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7989元,此数值高于交易商的预期。相对于8月20日 (上周五)的中间价6.7884元,人民币走贬幅度达105个基点。8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微调至人民币6.7999元。

美元在海外市场上因为避险需求回升而走强,人民币升值预期略有减弱。

单日贬值105基点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GDP大幅增长,国际贸易中的顺差一直保持高位。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表现明显好于欧美,对比美国就业状况的恶化以及奥巴马政府的政治需求,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空前高涨。

央行于今年6月19日宣布重启汇改,实行“一篮子”货币政策,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并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汇改之后,业内普遍认为人民币兑美元将会小幅升值。但随着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前景的担忧,美元作为较佳的避险币种在全球市场表现抢眼。在人民币浮动汇率管理和调节制度下,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了短线的贬值。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数据显示,6月18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275,随后震荡走高至8月9日的6.7685,累计上涨590个基点,升值幅度为0.87%。但随后人民币开始一波持续的走低行情,特别是8月12日,人民币大幅贬值247个基点,之后在8月16日人民币继续贬值29个基点后达到6.8064,创下6月24日以来的最低点。加上昨日的下跌105个基点,从8月9日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下跌304个基点,跌幅为0.45%,已经将6月19日新一轮汇改以来的升幅回吐了一半多。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呈现了前升后降得局面。

美元因避险需求走强

美国上周公布此前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由48.4万升至50万,创9个月以来最高水平,暗示美国就业市场状况依旧没有改观迹象。同时,美国8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由5.1%降至-7.7%,大幅低于预期,疲弱的制造业指数再次加剧美国经济复苏放缓的担忧。而在早些时候公布的澳大利亚就业数据也显示该国就业状况同样不容乐观。这些疲软的数据引发了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的担忧,全球股市跌多涨少。但避险货币美元、日元和瑞郎获得支持,持续走强。

纽约汇市电子交易系统显示,8月20日尾盘,1欧元兑1.2706美元,19日尾盘报1.2820美元;1美元兑85.75日元,19日尾盘报85.29日元;1英镑兑1.5490美元,19日尾盘报1.5606美元。ICE美元指数从19日尾盘的82.437升至83.237。

但考虑到中国未来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大幅走低的可能性并不大。从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和境内掉期市场的走势看,长期而言,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仍有较大预期。不过在周一的离岸市场上,1年期美元兑人民币NDF报人民币6.6819/6.6859元,高于上周五尾盘的6.6718/6.6758元,显示人民币升值预期略有减弱。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