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倪壁东 春节前,中国银行业的资金紧张程度如火烧眉毛,各家银行为缓解资金“春运难”的困境使出浑身解数、多方腾挪(详见本报2011年1月31日的报道《资金“春运难” 银行多方腾挪》)。
不过节前这场激烈的吸储大战并没有随着春节的过去而消退,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多方迹象表明当前中国银行业的资金紧张情况较节前大为缓解,但是节后银行依然忙于吸取存款。
只是这一次各家银行出招不同,各施本领,甚至出现了高吸揽储的违规动作,并且一些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返点按“走私帐” 或者“走公帐”的方式返给客户。
内部人士认为,无论银行资金是否紧张,节后银行吸储热情不减是因为存在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节后银行资金面改善
春节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下简称“Shibor”)的短期限利率均比年前的高位出现了大幅跳水,表明银行资金面有所改善。
以隔夜拆借利率为例,从节前2011年1月27号的7.9997%最高位一下子降到2011年2月18日的低点2.1075%;而Shibor其他短期品种也走出了类似的轨迹,例如Shibor1W、Shibor2W分别从节前最高位的8.5117%、8.5225%下降到2011年2月18日的2.7949%、4.0775%。
“节后Shibor多个短期品种利率持续走低,表明了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紧张情况比节前已经大有缓解。”银河证券债券投资部研究部负责人郭济敏说。
这种资金面的改善也反映在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的各个短期品种上。R001在年前一直在7%的高位上盘桓,而年后一下在跌到3%以下;而作为货币市场指标利率的R007,也从年前8%的区间跌到年后2%的区间,其最大跌幅达到502.01BP之多。
同样地,在票据的直贴、转帖市场,其利率情况也出现了一波下跌行情。尽管目前没有全国统一的票据直贴利率,但是现有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四个地区的六个月直贴票据利率却高度一致,节后本周一路走低,7.5%、6.3%、6.2%、5.8%、5.7%,一天一个低位。相同的情形也出现在六个月的票据转帖市场上。
“这主要是过节因素导致。”平安证券总部固定收益事业部债券销售交易部副总经理石磊分析说,“1月末流通中货币(M0)余额5.81万亿元,同比增长42.5%。由于春节因素,当月流通中货币增加1.35万亿元,这些钱节后存入银行,使得银行存款增加,缓解了银行的资金紧张情况。”
“另外,当前公开市场的净资金投放量也说明了这个情况。”石磊补充说。根据wind数据,2月份公开市场的的资金净投放量有3630亿,如果按周算,从2010年11月15日至今,市场已经是连续14周保持资金净投放的格局,累计净投放金额达到9760亿,而本季度的净投放资金更高达1.504万亿之多,创历史记录。
吸储热情不减
尽管节后银行资金面紧张程度缓解,不过对于资金的渴求,银行依然热度不减。
某全国性股份银行的深圳支行公司业务部李经理说,如果客户在该银行的存款金额比较大,可以在正常的利率支付之外,获得银行给予的一定优惠。
该经理介绍说,以大额对公存款为例,按照日均存款额度,分行给支行每月万分之一点五的返点,扣除支行在营销、人力等方面的成本,该支行每月可以给客户万分之一的返点。
“此外对于一些个人,虽然某笔大额资金是属于公司所有,但是如果他们对该笔资金在哪家银行存储有决定权,那么我们银行为了吸引这类存款,可以私下给个人更高的返点,例如五千万以上的存款,按照日均存款额度每月给万分之五的返点,并且这笔返点直接给个人,并不在公司的账面上显示出来。”该经理把这种操作手法称之为“走私帐”,相对应的被称之为“走公帐”。
此外,对于一些手中有剩余资金,而且敢于冒风险以获得高收益的公司,这家银行提供了新的渠道。“可以借助银行的平台,把该公司的剩余资金放贷给一些缺钱的中小企业,公司可以获得7%的利息,而银行从中收取1%的委托费用。”
至于存入大额资金之后,银行直接对客户返还一定数量现金的做法,该经理说,他们银行没有这类措施,不过像一些信托公司、基金公司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其实我们银行提供的上述利息返点的优惠措施,对于客户来说,并不比直接的现金折扣的返点优惠差。”该经理说。
而在某家城商行的深圳分行,其公司金融部客户经理苏女生告诉记者,由于银行在深圳开业不久,该分行内部还没有规范化的针对大额存款的优惠措施,不过如果金额巨大,可以直接跟分行领导谈具体的优惠情况。此外,该分行为了吸引客户在银行存款,会对这类客户以后在该银行进行融资、开信用证等各方面业务提供更大的方便。
而在理财产品方面,各家银行也是各出奇招。建设银行在深圳某支行的理财经理向记者介绍,建行春节后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并没有比节前的同类产品低。该经理向记者极力推荐一种节后刚发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45天的预期收益率为4.17%,而法定的91天的存款利息仅为2.60%。
而上述城商行深圳分行的个人金融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由于城商行的理财产品一般竞争不过大行,因此他们的理财产品剑走偏锋,主打高收益高风险品种。“我们银行跟信托公司一起,提供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其预期年化收益率可以高达8%左右,不过这种理财产品需要客户、银行、信托公司一起签三方协议,银行并不保证最终收益率。”
利益驱动
对于银行吸储热情有增无减的情况,一位全国性股份银行的一线客户经理向记者说出他们的苦衷。
“现在银行一线员工的揽储压力反而比年前更大。因为年前的时候银行员工担心那时候多拉存款会导致该年度存款基数大,这会使得即将到来的下一年度的存款目标被定得更高,造成更大的压力;而现在是年初,银行的贷款需求很大,放贷冲动强,上面给一线人员的压力更大。”
这位客户经理以该银行给客户返点的变化说明了这种情况。“像年前的大额存款,“走公帐”的话给客户返点是万分之零点五,“走私帐”的返点也就万分之一点五。而现在,这两个数字分别达到万分之一和万分之五之多。”
一位曾经在银行业工作的内部人士指出,银行业存在无风险套利的机会,因此银行吸储热情不减。
“比如现在一年定存是3.00%,远低于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只要拿到存款,然后再到同业拆借市场贷出去,以2月18日Shibor1Y 4.4529%的利率计算,就能够轻轻松松地拿到145.29BP的报酬,这完全是无风险套利。因此即使银行资金不紧张,也有冲动去多拉存款。”
2010年年底,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一次演讲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有明显进展;央行研究局等部门也做了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近日市场甚至传闻,数家银行已经正在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初步试点。
对此,该内部人士认为,目前一些银行暗地里进行高吸揽储,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变相的利率市场化,“如果利率定价制度还是不变,那么无论银行资金是否紧张,银行为吸储而展开激烈的竞争,这种情况还会长期存在。”
- 【市场观察】早评:经济数据成了空方的“探子” 2011-04-15
- “银行贱卖论”执着之外 2011-04-14
- 3月新增贷款6794亿元 去年社会融资规模14.27万亿 2011-04-14
- 【市场观察】收评:指数高位整理 静待数据公布 2011-04-14
- 共贷141亿美元 国开行成中巴合作最大贷款行 2011-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