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宁安:地球板块稳定 未进入地质灾害多发期
田芸
2011-03-18 11:42
订阅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芸、刘玉林  世界末日论在日本9级大地震的余震中甚嚣日上。海啸、洪涝、地震,近年来的一系列的天灾,使人们进入到对“2012”的恐慌之中。经济观察网对国际构造学著名专家、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坎宁安.W.迪克森进行了专访,坎宁安认为,目前地球板块稳定,未进入地质灾害多发期,“2010”的传言是杞人忧天。

“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地球变得越来越动荡”,地震专家坎宁安表示,之所以人们会深感地球的躁动,与媒体的发达、人口的剧增关联极大。而对于迅速预测地震的前景,他表示目前学界正在研究,但是前景并不乐观。

经济观察网:发生在日本的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五大地震,而近年也有几次大地震发生,同样的地质灾害还有海啸、洪灾、泥石流等。部分人认为地球已经变得更为活跃也更容易产生灾害,您认同这个观点吗?从您目前的相关研究来看,地球在近年变得越来越动荡了吗?

坎宁安.W.迪克森: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地球变得越来越动荡。真正的变化在于过去没有现在24小时全天播报的媒体,于是一旦有各种灾难在如今马上便知,其影响覆盖全球,这给人以地质灾害增多的感觉,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不同意该说法的原因是目前板块构造未发生改变。每年的测量显示大洋的板块还非常稳定、未发生全球性的改变。板块动荡造就地震,如果板块稳定,那么全球平均的地震不会有什么改变。

经济观察网:话虽如此,但地震还是在如此密集的时间和空间里发生了。大地震造成“地震荷载”,使地震带周边可能也很快断裂。而自上周四以来,正处于地震区以东的东京就深陷被地震余波波及的恐惧之中。

坎宁安.W.迪克森:另外要考虑的一点是,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人居住在飓风、海啸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此外,在主要的雨林地带,砍伐森林破坏山体稳定导致滑坡。再重申一遍,这方面的地质灾害的增加是由于在地质风险地区的人口增长。

经济观察网:在未来十年,哪儿将成为地壳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区?未来承受地质灾害风险最大的地区是哪,为什么?

坎宁安.W.迪克森:全球活跃板块边界沿线构成一个地震风险较大的区域。目前,世界主要板块边界的地图以及历史地震分布显示了这些地区。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的有潜在的地震危害,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导致其东北方存在地震加载。而沿太平洋“火环”,有众多“地震空白区”。如果你在互联网上寻找地震空白区,你会发现很多的例子,比如环太平洋和南亚以及欧洲。

经济观察网:很多专家表示地震无法短期预测,但是根据现有的科学和设备,可否进行中长期的地质灾害预测?

坎宁安.W.迪克森:地震预测是在一个确定的区域、一段特定的时间,对将发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地震进行概率估算。有一部分地震在来临之前会有前兆现象。但目前来看,其他地震,特别是那些发生在俯冲带的地震并不产生可靠的前兆现象,除了在主震到来之前不被认为是前震的前震。

合理的预测是对灾害频发区进行监测,比如加利福尼亚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不幸的是,地球有数以千计的地壳活动,但是很少对其进行监测。此外,人们注意到,在过去15年中,在一些地区世界级大地震发生之前,其产生的断层甚至不被注意,因而在地震较少的地区,大地震对当地居民造成的损害尤其大(例如,台湾集集大地震,7.6级,1999年;普杰古吉拉特地震,7.8级,2001年;克什米尔大地震,7.6级,2005年;汶川大地震,M7的 0.9,2008)。

目前出现的对地震实现短期预测的希望,是通过监测地震发生前不久的大气异常活动。现在有很多研究致力于这个课题,而结果令人振奋。但要说的是,地球断层活动的形式、种类、表现多种多样,并且各不相同。总而言之,想要准确、迅速的预测地质灾害的前景不容乐观。

经济观察网:地壳运动影响如矿产等自然资源,能简要介绍在未来地质灾害可能会给自然资源带来何种影响吗?

坎宁安.W.迪克森:显然,严重的地面震动会破坏露天矿山和采石场,给生命和金钱带来风险。地震灾害要纳入矿井设计的考虑之中,这使其启动和运行成本增加。而成功的矿井遍布世界地震多发区,所以如果考虑到其开采价值,此类成本的增加并非不可接受。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